策合法化:法定主题为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审 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政策的行为过程。13、政策效果:公共政策实施对客体及环境 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14、政策产出:目标群体和受益者所获得的货物、服务或其他各种资
公共政策=有权威的组织按标准,对资源进行分配 制定主体是公共权威组织(国家+非国家公权力主体) 作用范围与目标取向:政治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直接反映国家意志;公共管理的工具手段,解决公共问题、为公共利益服务 1.功能(功效+作用): (1)导向功能:引导社会朝着公共政策制定者希望的方向发展;将松散的表现、行为统一 ...
一、公地悲剧: 如果一种资源没有排他性的所有权,就会导致这种资源的过度使用。 二、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公共物品:具有不可分割性,不具有排他性。 私人物品:带有明显的排他性特征。 三、公共职能: 政治职能(军事保卫职能,外交职能,治安职能,民主政治建设职能); 经济职能(宏观调控职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市...
公共政策学重点第七章 第七章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 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是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也是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过程的起点,也是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美国学者邓恩强调政策问题构建在整个政策分析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通过恰当的疑问,策分析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
策本身的缺陷有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政策目标不准确。 第二,政策内容不具体。 第三,政策不配套。 第四,政策不稳定。 第五,政出多门,莫衷一是。 (二) 执行者的主观原因 政策的有效执行依赖于各种因素或条件,这些因素中的任一方面或它们之间的配合出问题,都可能招致政策的失效。具体表现在: ...
他认为政策制定的过程实际上是政策制定者对以往政策性为不断补充和修的过程。决策者要考虑不断变化的环境需要,对政 策不断进行调适。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试验、反馈和调整的过程。渐进决策方法将决策的运行看成是一个前后衔接的不间断过程,主张不间断的修, 达到最终改变政策的目的。
社会参与和沟通: 将各利益相关者纳入政策执行过程中,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增加政策执行的合法性和公信力。评估和反馈: 政策执行过程需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反馈,了解政策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措施,以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综合考虑以上原则,政府能够更好地推动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提高政策的实效性和社会满意度。
iv.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融合性:在公共治理中干球民主与科学,推进政策过程民主化、科学化(理性化),兼顾正当性(公信力)和理性。 2.政策科学研究的兴起 (1)政策科学的早期研究:20C50s-70s-以拉斯韦尔、德洛尔为代表的政策科学传统 ·1951年,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丹尼斯·勒纳合作编著了《政策科学:近年来在...
公民参与并影响公共政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七种: (1) 以国家主权者的身份,采取全民公决的方式。 (2) 通过直接投票或代议的形式。 (3) 使用各种威胁和抗拒的方式或者反对某项政策。 (4) 通过参加政治党派或利益集团。 (5) 通过大众传媒互联网以及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意见。 (6)采取消极抵抗或不合作的态度...
民意表达与公共政策1、公共利益2、确定标准不存在说私人利益总和说公民全体利益说大多数人利益说目的性价值说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现实利益与未来利益形式利益与内容利益第三节非政府政策行为者与公共政策一、公共利益、民意表达与公50公共政策学课件51公共政策学课件52任志强:现在有一个重大的概念错误,就是在拆迁中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