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治长是指能够公正治理和领导一个群体的人。在论语中,公治长常与仁、义等道德伦理观念联系在一起,表明一个明智、公正、有能力的领袖是多么重要。 首先,一个公治长必须具备仁爱之心。仁者可以深入民众的内心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受,从而更好地领导和赞美他们。如孔子所说:仁者爱众,与善人为伴,有过则改...
《公治长》文言文翻译: 孔子云:君子之行也,静而修身,俭而养德。非礼之物,勿视听言动。礼者,所以修己也;乐者,所以发和也。礼之用,和为贵。古圣王之道,以此为美。小人之行,邪僻而淫,耽色而溺利,身名俱丧。君子不然,为人奋发忘食,乐而忘忧,不觉老之将至。 译文: 孔子说:君子的行为,应当通过保持内心的宁...
公治长是指一种政治体制,该体制下政治权力由公共机构来掌握,政府组织由选民或公共机构来选举。这种体制中,政治体制和政治管理是由选民或公共机构选出来的代表来制定的。这样的体制可以保证当政者的合法性和透明度,有利于保护公共利益,防止政治腐败和权力滥用,是一种具有现代化特色的政治体制。公治长...
05《论语》第五篇公治长 《论语》公治长篇第五 共二十八章 5.1 子谓公冶长①,“可妻也。虽在缧(léi)绁(xiè)②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③妻之。” 【译文】 孔子评论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曾被关在牢狱里,但不是他的罪过。”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注释】 ①公冶长:姓...
回答。22.无:没有。23.言:话。24.对:回答 人物介绍 公治长(前519~前470),名长,字子长,春秋时齐国人,亦说鲁国人。自幼家贫,勤俭节约,聪颖好学,博通书礼,终生治学而不仕。为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名列第20位。因德才兼备,深为孔子赏识。精通鸟语。启示 做人要守信,不能言而无信。
《公治长背诺》的翻译及注释请参考下面内容。一、相关注释 1、公冶长:孔子的学生 2、鸱:鹞鹰 3、宰:古官名,此指县官 4、解:理解,懂得 5、无何:不久 6、居 :过了 7、对:回答 8、食:喂 9、应:答应 10、是以:因此 11、乃:于是 12、得:得到 13、遥:远远的 14、适:恰巧 ...
公冶长,是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得意门生之一,复姓公冶,名长,字子长。关于他的读音,历来存在争议,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读法:公冶(gōng yě)长(zhǎng)。这种读法根据《汉语拼音方案》的规定,公冶的“冶”应读为“yě”,长应读为“zhǎng”。这种读法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常见,也被许多辞书和教材...
公治长,一位生于贫困家庭的杰出人物,他以节俭和勤奋为本,天资聪颖,博学多才,精通书礼,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而不愿步入仕途。作为孔子的门生,他位列七十二贤之一,位列第二十位,凭借其卓越的德行和才华,深受孔子的赞赏。公冶长的特殊才能在于能通晓鸟语,然而这一能力却曾让他陷入困境。孔子对于...
成顶山公治长书院位于安丘市西南山区中,景色优美,四季环境宜人。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流连忘返,回味无穷。人物简介 公冶长(前519~前470)名长,字子长,春秋时齐国人,亦说鲁国人。春秋末期孔子弟子,孔子女婿。为人能忍辱,传能通鸟语。孔子谓其虽拘在狱中,非其罪过,以女妻之。人物生平 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