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身为廷尉的高柔其主张赦免公孙晃立场是原心论罪,而非讨论公孙晃揭发公孙晃谋逆是否依律必须揭发亦或是否适用亲亲相隐的法律原则。 此外,高柔对于公孙晃一案的处理,还考虑到了当时曹魏朝野上下的舆论环境,朝议对公孙晃“进不赦其命,退不彰其罪,闭著囹圄,使自引分”多有微词,曹叡采取的不进不退的解决方式,非...
公孙晃和他的弟弟公孙渊,是哪一年出生的,历史上没有记载。从公孙恭220年就位来分析,公孙晃和公孙渊肯定都未成年。按照周礼,男子是二十而行冠礼,表示成年。但天子和诸侯的冠礼在早一些。民间一般是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举行冠礼。在220年,公孙晃和公孙渊应该都未满十五岁。从220年至228年,公孙晃在洛阳城生活了...
“公孙晃”的解释如下: 公 拼音gōng 五行木 部首八 繁体公 简体笔画4 繁体笔画4 康熙笔画4 结构上下结构 笔画笔顺字源字典成语词典古文字典说文解字书法演变开头成语结尾成语 公gōng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 国家,社会,大众:~共。
公孙晃,乃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孙,公孙康之子,公孙渊之兄。生平不详。 因任子制在洛阳为官。当知道公孙渊胁逼公孙恭退位后,自己上表公孙渊必叛,希望国家作讨伐,但不被接纳。
历史人物> 公孙晃 公孙康子。康卒,他因年幼未承位。部将遂立公孙恭嗣位。 公孙晃相关 贾佗 贾岛 贾纬 贾玭 贾郁 贾易 贾咏 贾岩 贾季 贾炎 贾宗 贾定 贾诠 贾诩 贾贲 贾钧 贾复 贾俊 贾洪 贾洙 贾浑 贾恪 贾举 贾宪
《三国志》正文短小,后世史学家裴松之为其作注,引用了大量的史料和其他人对三国人物、事件的评论。裴松之在引用的同时,有的时候也会针对前人的评论进行自己的看法。比如曹叡君臣对一个叫做公孙晃的人质的不同态度,就引起东晋史学家孙盛与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的隔空争论。这是怎样一件事呢?
所属专辑:《三国演义》中的所有人物生平简介与最终结局 猜你喜欢 224 公孙龙子 by:山野伍樵夫 299 戏说公孙渊 by:奥陶济 1.2万 公孙龙子 by:白云出岫 2846 公孙丑章句上 by:虚空志盛 2549 公孙丑章句下 by:虚空志盛 2.5万 孟子 公孙丑 by:菩提雅舍 ...
公孙晃公孙渊公孙恭..注[一]魏略日:始渊兄晃为恭任子, 在洛, 闻渊劫夺恭位。谓渊终不可保, 数自表闻,欲令国家讨渊。 帝以渊已秉权, 故因而抚之。 及渊叛,遂以国法系晃。 晃虽有前言,冀不坐,。然内以骨肉, 知渊破则己
收录于《全三国文》卷二十七·魏二十七 ,高柔(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以善于治法闻名)所作。《书》称「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此王制之明典也。晃及妻子,叛逆之类,诚应枭县,勿使遗育。而臣窃闻晃先数自归,陈渊祸萌,虽为凶族,原心可恕。夫仲尼亮司马牛之忧,祁奚明叔向之过,在昔之美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