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公孙卿 姓公孙,名卿。西汉时齐(治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人。前113年,河东民掘得古鼎献于武帝,他因之说黄帝得鼎乘龙上天及神仙等事,武帝喜,任以为郎。后又多次言见仙人踪迹,随武帝东巡海上,因迎合武帝迷信求仙,升为中大夫。武帝根据他的妄说,先后派数千人至海上名山求神采药。(25上/1227,参见《史记...
公孙卿,西汉时期人,齐人,西汉武帝时方士。在汉武帝发掘出宝鼎后用关于黄帝的故事了哄骗汉武帝。他在河南、东莱祭祀时自称见到了神仙,被封中大夫,并用大脚印来不断哄骗汉武帝,汉武帝十分恼火,但也没有办法。相传,东莱祭祀的事情汉武帝十分恼火,想要杀了公孙卿。公孙卿十分害怕,就找了当时骖乘的...
公孙卿则颠倒言之,谓虽有“封禅七十二王”,但除黄帝外,其余皆未成功。他的灵感应该来自秦始皇“为暴风雨所击,不得封禅”的传言,公孙卿盖扩大其说,谓绝大多数古代帝王封禅,皆受阻于风雨之类的异象,而未得成功;唯有黄帝挟“宝鼎神策”之瑞,独得上天眷顾,才能实现封禅;而今武帝有“与黄帝时等”的征兆,因此也将顺利...
公孙卿以神仙骗汉武帝 公孙卿以神仙骗汉武帝 《资治通鉴》记载,汉武帝笃信方术,因而社会上的方士也就多了起来,特别是齐国境内,更是出了几个有名的方士。齐人少翁甚至被汉武帝封为文成将军。继而,号称是少翁同学的栾大也被汉武帝封为五利将军,其尊贵程度前所未有。不过,假的真不了。这两位风光一时后,都...
公孙卿的黄帝故事不但为封禅的规划和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对汉武帝巡行郡县、增广祠庙和改革郊礼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公孙卿言:“黄帝时万诸侯,而神灵之封居七千。”“神灵之封”,《史记索隐》引顾胤之说,以《国语·鲁语下》仲尼曰“山川之守,足以纲纪天下者,其守为神”等语释之,当是。西汉时,能够...
历史知识> 公孙卿 西汉齐人。武帝时上书言黄帝得宝鼎及成仙登天事,遂被任为郎,使候神于太室。又数言神仙事,武帝遂东巡海上,缮治宫馆名山,作通天台,以召神仙。齐人以此上疏言神怪奇方者至万数。后任中大夫。 公孙卿相关 杨奇鲲 杨卓霖 杨尚希
公孙卿、司马迁等人所拟定的历元是以元封七年冬至,认为其岁为甲寅,月为正月,日为甲子,夜半朔旦冬至即冬至同时为合朔之时,这是堪称理想的历元。但根据现代天文学家的考察,元封七年的冬至发生在公元前105年12月23日下午8时,合朔发生在24日9时8分,甲子日则是25日。(一)薄树人认为司马迁等人“不能为算”...
大家好,给大家推荐汉武帝刘彻,公孙卿。汉武元鼎四年(前113)秋天,皇上临幸雍县,将要进行郊祭。有人建议:应该建立太一坛,由皇上亲临祭祀它。皇上正犹豫不决时,原齐地人公孙卿说:“今年得了宝鼎,和黄帝时代正好相同。” 公孙卿还有进言议事的书札说:“黄帝在宛胸地方得到宝鼎,就问臣子鬼臾区。鬼臾区回答说:‘帝得...
汉武帝时,公孙卿上言的开宗明义之语 辛巳朔旦冬至 司马迁在交代公孙卿以“鼎书”干进的经过之前,首先拈出“今年得宝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与黄帝时等”一语,这是公孙卿上言的开宗明义之语。学者在研究武帝时的祥瑞和郊祀改革时,对此语或有论及,但往往不得确解。如辛德勇认为:“‘与黄帝时等’亦即与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