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共租界(Shanghai Public Concession)(又名英美租界)是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个租界,由原英租界与美租界于1863年9月合并而成。1943年,美英等国分别与重庆政府签订条约,宣布将上海租界交还中国。实际上,直至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上海租界才真正由中国政府收回。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国租界史上是开辟最早,存在时间最长...
公共租界含义解释 公共租界 [ gōng gòng zū jiè ] ⒈ 旧时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大城市以租借名义强迫划定的共同管理的区域。 什么是公共租界引证解释 ⒈ 旧时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大城市以租借名义强迫划定的共同管理的区域。参见“租界”。 引邹韬奋 《经历》三六:“由外面传进的消息,说前一夜在公共租界...
公共租界[ gōng gòng zū jiè ] ⒈ 旧时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大城市以租借名义强迫划定的共同管理的区域。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大城市以租借名义强迫划定的共同管理的区域。参见“租界”。 引邹韬奋 《经历》三六:“由外面传进的消息,说前一夜在公共租界被捕的 沉、李、王、沙 四先生…...
公共租界 [ gōng gòng zū jiè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 gōng gòng zū jiè ] 旧时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大城市以租借名义强迫划定的共同管理的区域。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举重若轻 传为美谈 同舟共济 囫囵吞枣 断章取义 无可厚非 望尘...
鼓浪屿公共租界 是中国在清末到民国时期的2个公共租界之一(另外一个公共租界是上海公共租界)。在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占领了鼓浪屿岛,直到1845年才撤军。1843年后,厦门根据《中英南京条约》开辟为通商口岸,英国另在厦门本岛内港海岸获得了一块滩地兴建英租界,鼓浪屿则保持原有风貌。发展历史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
上海工部局大楼(英文: The Building of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又名老市府大楼,建成于1922年11月,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汉口路193号,原为上海公共租界最高行政机构工部局的办公大楼;1945年民国上海市政府等部门迁入工部局大楼办公;194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工部局大楼宣告成立,现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19年...
所谓“界石”,是指上海公共租界为确认道契或地产分界而树立的分界标志。据薛理勇先生估计,上海还能找到的界石已不足百方。 愚园路某弄口的界石 愚园路的一大历史地理特征是“越界筑路”,在开讲座时,说到这一概念,一些听众往往一头雾水,有闻所未闻的迷惑表情出现,必须逐词逐字解释,“越南”的“越”,“...
在同年的9月21日,两大租界正式合并,通常称为洋泾浜北首外国租界,为了与位于洋泾浜南岸的法租界区分开来,这一区域也被称为公共租界。英、美租界的合并不仅是为了应对太平军的攻击需求,更是上海西方商业巨头们试图建立“独立共和国”的关键举措。6、英美列强的“自由市计划”1854年,面对江南政局的剧烈动荡,英...
这是公共租界土地私有产权下道路修筑的独特现象。2.原有公用道路改造。工部局接管虹口后,第一项工作就是绘制地图,标明公用道路和私路,公用道路作为公共财产归工部局名下。还有一些道路,因工部局维护,而获得公用道路的身份。例如,1881年麦克莱恩反对工部局沿苏州河装置栏杆,除非董事会获得他的许可。工部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