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帅制 八部帅制,亦称“八部大人制”。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拓跋八部首领参与军事决策和御前会议以及统兵的制度。起初八部大人制与台省制并置,八部大人参加议政,台省是政务的执行机构。到太武帝拓跋焘时,基本统一北方,废除八部帅制,将尚书省作为统御全国的最高机关。
历史官职> 八部大人 官名,北魏置,又称八部大夫,简称八大人,又称八部帅,掌督其部耕种,改游牧生活为定居生活等。见《魏书·官氏志》,参看“八部大夫”条。 武官名。为北魏部落兵八个将领的合称,其所部为中兵的组成部分。参见“中兵”。 八部大人相关
历史民族史> 八部大人 拓跋鲜卑八部落首领的总称。拓跋鲜卑在向南发展过程中,吸收许多鲜卑和非鲜卑部落,组成新的部落联盟,其成员有拓跋、纥骨、普、拔拔、达奚、伊娄、丘敦、俟亥等部,即所谓鲜卑八部或八国,其部落首领称大人,总称八部大人。至拓跋邻时,“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即除了拓跋氏...
……拓跋魏建国以前的八部大人在建国时分化出两种秩官:一种是八部帅,驻扎在畿外的郊甸之内,拱卫京畿,监督生产,是一种武秩;一种是八部大夫,安置在畿内的皇城之四方四维,参理朝政,是一种文秩。二者不能混为一谈。这是八部大人制的第一次变动。 引自 四从部落联盟过渡到国家 317 ...
”后八部大夫改称“八部大人”,“下置三属官,总理万机,故世号八公云。”以后又改为“六部大人”。其最终目的,是强化鲜卑贵族在政权中的地位,巩固其多民族国家的统治。面对北方众多的汉族豪强在其坞堡势力范围内,荫庇大量农户的局面,为了不引发社会更大的动荡,北魏前期承认了这些汉族豪强的“宗主督护”权。
南匈奴八部大人/Babu Daren in Southern Hun/ 最后更新 2022-12-02 浏览10次匈奴南边八部首领的统称。 所属专题 丝绸之路总编委会 学科编委会 关于我们 三版介绍版权所有 © 202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Copyrights © 2021 by Encyclopedia of China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0690号...
3.拓跋珪统治时期曾下令“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其君长大人,皆同编户”,同时成为“八部大人”,职责是“劝课农耕,量校收入”。这说明北魏旨在 A.塑造中原正统的形象
3.拓跋珪统治时期曾下令“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其君长大人,皆同编户”,同时成立“八部大人”,职责是“劝课农耕,量校收入”。这说明北魏旨在A.塑造中原正统的形象B.完善部落组织C.实施定居推动农业化D.重用汉族地主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北魏孝文帝改革。A.此项强调的是北魏政权统治中...
季未央这个护哥狂魔一脸的喜悦之色,也许是因为得到了那个八部大人的资格,而他身后的那批“老熟人”则是略带畏惧地看着李季。 林萧也不例外,只是这小子看向季未期手中的那柄细铁剑,眼中也有些许的火热之意。 李季看着这一幕,心中陡然不安了起来。 他可不是靠悟性拔出那柄剑的,既然他能拔出来,那么林萧自然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