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纮一宇塔”于次年开始建造,位置选在了位于九州的宫崎县。传闻,宫崎县是日本文化的发源地。这里的“八纮台”丘陵也是神武天皇率军东征的起点,具有特殊意义。“八纮一宇塔”的建造者,是以日本儿童为主体的“祖国振新队”,约有6万人参与。日本人不仅让儿童参加预备役军队,还让他们动手建造极具政治意义的...
“八纮一宇”的读音是bā hóng yī yǔ。其中,“八纮”意指八方极远之地,泛指天下;“一宇”则表达了天下一家的概念。这个词组曾作为日军宣扬大东亚战争正当性的用语。此外,在日本还有一座以“八纮一宇”命名的建筑——八纮一宇塔(现称平和之塔),位于宫崎县宫崎市中心的平和台公园内。
“七生报国”表示为了实现天下一统的梦想,原意献出自己的七次生命,体现对国家的极度忠诚和献身精神;“八纮一宇”意为征服世间的四面八方,实现世界一家,日本天皇是世界的最高君主。两者共同构成日本军国主义时期的重要口号。 '七生报国,八纮一宇'的字面解释 “七生报国”字面意思...
“八纮一宇”是一个源自日本历史与文化的概念,其字面解释为“八方归一,世界一家”。这一词汇最初由日本佛教日莲宗国柱会创办人田中智学创造,意在表达“道义上的世界统一”之意义。然而,在日本帝国时代,这一概念被军国主义者扭曲为宣扬大东亚战争正当性的口号。他们宣称,由于“日本是神国...
八纮一宇塔是1940年日本从各个占领地掠夺后送到日本的材料而建成的纪念物,位于宫崎县西北60米高的丘陵之上,被称为“日本第一高塔”。由来典故 八纮一宇在日语有“道义上的世界统一”之意义,是由日本佛教在家众团体“国柱会”的“日莲主义者”田中智学所造出来的词组。大正2年(1915年)3月11日,国柱会...
“八纮一宇”和“七生报国”是日本军国主义时期广泛宣扬的两个口号。其中,“八纮一宇”意为“天下一家”,源自中国古代文献《列子·汤问》和《淮南子》中的描述,原意指代八方极远之地,后来代指天下。在日本,这个词语被赋予了特定的政治和军事含义,即日本统治者神武天皇为树立天...
为了强化八纮一宇塔的皇权象征,日本政府将天皇的故乡宫崎县作为修建地,修建塔身的主体材料也从宫崎县出。这是个浩大的工程,仅费用这一项,就多达一千万日元。其中,日本政府出资500万日元,剩下的则是民众自发捐款。为了以最快速度修好此塔,日本投入了六万多人力日夜赶工,最终在十一月底完成建造。“八纮一宇...
修建八纮一宇塔一共用了一千七百多块石料,其中有许多是从各个地方掠夺来的。 日本从中国大陆掠夺石头近两百块,从台湾掠夺石头四十多块,共计从中国掠夺石头238块。 这些被掠夺来的石头中,不仅有来自于中国泰山的山顶石,还有来自于中山陵、万里长城、汉口黄鹤楼等各个极具重要意义的建筑上的石头。
八纮一宇塔位于宫崎县宫崎市中心部的平和台公园内,现称“平和之塔”,而平和台在二战以前叫做八纮台。这座塔始建于1938年,落成于1940年,是由日本雕刻家日名子实三设计完成,按照日本的说法,这座塔是为了庆祝神武天皇即位2600周年而建造的。然而1938年时候,正是中国进入全面抗战的第二年,整个中国的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