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 中国西晋时统治集团内部历时16年(291~306)之久的战乱。战乱参与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 。太熙元年(290)晋武帝临终时命弘农大姓出身的车骑将军、杨皇后的父亲杨骏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继立的晋惠...
八王之乱 [ bā wáng zhī luà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bā wáng zhī luàn ] 西晋时,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东海王越互相争杀,遂成大乱,史称为「八王之乱」。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
“八王”指的就是司马亮、司马玮、司马伦、司马冏、司马颙、司马颖、司马乂以及司马越。“八王之乱”诸王为权力参与争斗,征战不断,人民受害,社会经济遭到阻碍和破坏,西晋宗室人员消耗殆尽,为晋朝后来的发展留下严重的隐患。
从上面的名字可以看出,参与八王之乱的诸侯王主要是司马懿的儿子辈、孙子辈和曾孙辈。绿色为八王之乱参与者,黄色为西晋的三个皇帝 二、参与原因过程 1、汝南王司马亮 司马亮是司马懿的第四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弟弟,晋武帝司马炎的叔叔,在八王之乱中,他的辈份最高。《晋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二十九》:...
【成语】:八王之乱 【拼音】:bā wáng zhī luàn 【简拼】:bwzl 【解释】:西晋 初 司马氏 大封宗室,并使之掌握重兵实权。 晋武帝 死, 惠帝 立, 惠帝 妻 贾后 与外戚 杨骏 争权,杀骏 ,用 汝南王 司马亮 辅政。 司马亮 专权, 贾后 复使 楚王 司马玮 杀亮 ,旋又杀 玮 ,其后 赵王 司马伦 ...
什么是西晋的八王之乱?就是司马家的8个王爷,轮流坐庄打了16年 西晋王朝建立之初,看似承平盛世,实则暗流涌动。公元291年至306年间,晋朝爆发了一场持续16年之久的宗室内战,史称"八王之乱"。八位皇族王爷为争夺权力,轮番上演你死我活的政治大戏:贾后专权,司马伦篡位,司马冏拨乱,司马颙争雄,司马乂称帝....
西晋末年,人口数量的急剧下降,与八王之乱无疑是紧密相连的。王族力量的严重内耗 八王之乱期间,西晋朝廷对各地的统治几乎瘫痪,无数的宗族势力和地方武装互相争斗,导致无休止的内战。这样剧烈而频繁的内耗,极大地削弱了王朝的元气。中央禁军、豫州军、冀州军等强大的军团,一次次被被卷入内战,最终消失殆尽。这就为...
公元291年开始,在皇后贾南风的牵头下,爆发了持续16年的以争夺中央权力为目的的全国大动乱。司马氏宗亲和外戚之间的动乱,这个过程涉及到8位司马氏诸侯王,故史称“八王之乱”。 司马懿剧照 第一阶段:皇后贾南风上台执政——前2王被杀 公元291年3月-6月,历时3个月。
八王之乱的八王,指的是西晋皇族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囧、长沙王司马义、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死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人,他们先后掌握或觊觎国家大权,又先后被杀或死于非命,并最终酿成了西晋王朝的灭亡,中国也由此进入了长达近300年的、最黑暗的南北朝时期。而这一切的原因,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