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胸次汩浡郁结,别有不能自解之故,如巨石窒泉,如湿絮之遏火,无可如何,乃忽狂忽喑,隐约玩世,而或者目之曰狂士、曰高人,浅之乎知山人也! 译文 八大山人,是前代明朝的宗室,获得生员的资格,世代居住在南昌。年轻时遭遇变故,抛开家逃到奉新县的山中,剃发做了僧人。没过几年,手持佛尘被称为高僧。 (八...
我认为:世上认识八大山人的人很多,但竟没有一个真正了解他的人。山人心中情感愤激郁结,另有无法自我排遣的缘故,如同巨石阻挡了泉水,如同湿絮阻遏了烈火,没有什么办法,就忽狂忽哑,依稀有玩世的态度,而有的人看待他,说是狂士,说是高人,他们对山人的了解真是太浅了呀!可悲啊! 简介 朱耷(约1626年—约1705年...
邵长衡《八大山人传》 全文翻译 原文 八大山人①者 故前明宗室 为诸生 世居南昌。弱冠遭变 弃家遁奉新山中 剃发为僧。不数年 竖拂称宗师。 翻译 八大山人 是前代明朝的宗室 获得生员的资格 世代居住在南昌。年轻时遭遇变故 抛开家逃到奉新县的山中 剃发做了僧人。没过几年 手持佛尘被称为高僧。 原文 住...
(选自陈鼎《八大山人传》) 【注释】①八大山人:即朱耷,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八大山人为明朝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所以说是宁藩宗室。②介:耿直。颖:聪明。③菡萏(hàndàn):荷花的别名。④离披:⑤散乱。生意勃然:生气勃勃。 9.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中考文言文八大山人传翻译:八大山人传 原文:八大山人①者,故前明宗室,为诸生,世居南昌。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不数年,竖拂...
赞曰:世多知山人,然竟无知山人者。山人胸次汩浡郁结,别有不能自解之故,如巨石窒泉,如湿絮之遏火,无可如何,乃忽狂忽喑,隐约玩世,而或者目之曰狂士,曰高人,浅之乎知山人也!哀哉! 八大山人者,故前明宗室,为诸生,世居南昌。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不数年,竖拂称宗师。 住山二十年,...
1、八大山人者,故前明宗室,为诸生,世居南昌。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不数年,竖拂称宗师。 2、住山二十年,从学者常百余人。临川令胡君亦堂闻其名,延之官舍。年余,竟忽忽不自得,遂发狂疾,忽大笑,忽痛哭竟日。一夕,裂其浮屠服,焚之,走还会城。独自徜徉市肆间,常戴布帽,曳长领袍,履穿...
据陈鼎《八大山人传》、龙科宝《八大山人画记》所述,八大自幼聪明,八岁即能作诗。开始涉猎书法、绘画、篆刻。 清顺治二年(1645年)乙酉 20岁 清兵攻占南昌。离家隐遁江西奉新山中避难。 清顺治五年(1648年)戊子 23岁 剃发为僧。 清顺治十年(1653年)癸巳 28岁 ...
文言文《八大山人传》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八大山人者,故前明宗室,为诸生,世居南昌。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不数年,竖拂称宗师。 住山二十年,从学者常百余人。临川令胡君亦堂闻其名,延之官舍。年余,竟忽忽不自得,遂发狂疾,忽大笑,忽痛哭竟日。一夕,裂其浮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