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章为《六先生文集》,因为他把三苏并为一家,所以实际是“八先生文集”。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这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开来...
第7位 唐朝的李商隐 “唐宋诗词八大家”排名第七的是李商隐,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写的诗风隐晦而唯美,其七绝和七律水平最高,尤其七律仅次于诗圣杜甫,令他人望尘莫及。李商隐的《安定城楼》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táng sòng bā dà jiā ]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入木三分 卧薪尝胆 奋发图强 左右逢源 巧夺天工 心照...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昌黎(今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明人推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韩愈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洵是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代表作有《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等。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
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考查知识地点: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拓展与延伸: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文坛以他们的文学成就最高,流传最广,故称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最早...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将古代散文史的水面搅了个天翻地覆,使得散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然而他们的书法造诣也是相当令人惊叹! 1、韩愈(768—826) ▲ 韩愈《...
欧阳修是一代文坛领袖,他的诗、词、散文都很优秀,论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论诗词他也无愧于“宋代诗词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有两位兄长苏谵、苏涣。他的两个儿子分别为:苏轼、苏辙,同为八大家之一,苏洵早年不好读,到二十七岁下定决心奋发读书,历经十几年的苦读,学业所成。苏洵是位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过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苏洵生活于佛、道发展兴盛的北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