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轼之弟。苏辙亦是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风格淳朴无华,文采虽少逊于兄,但亦有佳作传世,如《栾城集》等。此外,苏辙还擅长书法,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昌黎(今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明人推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韩愈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古文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唐宋八大家主张使用比较接近口语的古文,反对骈文,致力...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古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
韩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劝学解》学业的精进出于勤奋,而荒废...
欧阳修是一代文坛领袖,他的诗、词、散文都很优秀,论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论诗词他也无愧于“宋代诗词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唐宋诗词八大家”排名第七的是李商隐,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写的诗风隐晦而唯美,其七绝和七律水平最高,尤其七律仅次于诗圣杜甫,令他人望尘莫及。李商隐的《安定城楼》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这...
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 所属栏目:百家讲坛 所属频道:CCTV-10科教 年份:2010 简介: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宋六家)。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táng sòng bā dà jiā ]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入木三分 卧薪尝胆 奋发图强 左右逢源 巧夺天工 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