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系统是指一个由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陆面)和生物圈组成的高度复杂的系统。气候系统的各圈层虽然在组成、物理与化学特征、结构和状态上有明显区别,但是它们通过物质、热量和动量等相互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开放的、相互联系的系统。系统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不但有物理的...
过去一年,全球经历了极端高温、洪水、干旱、飓风和野火等灾害,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冲击。报告特别强调,厄尔尼诺现象与创纪录的温室气体浓度共同推动了2024年的极端高温。 应对气候危机:加强预警和气候服务 面对加剧的气候危机,WMO呼吁各国加大对气候预警系统和气候服务的投资,以减少极...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与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含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极地气候(含苔原气候与冰…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在这场关乎人类文明存续的考验中,唯有主动应对气候变化,重构全球气候治理的底层逻辑,才能实现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依然严峻 ...
全球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3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2020年1月,全球平均气温破纪录,成为自188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
热带雨林气候 属热带热带雨林气候(Tropical Rainforest Climate),又称赤道多雨气候,显著特征有全年高温、多雨、气温差异小,即: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赤道附近),例如南美洲亚马逊平原(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在这场关乎人类文明存续的考验中,唯有主动应对气候变化,重构全球气候治理的底层逻辑,才能实现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依然严峻 ...
世界气候类型概述 全球气候多样,总的来看,可以划分为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亚寒带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热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这些地区位于赤道低压带,气流以...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卢伦燕表示,全球气候危机已不容乐观,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已经比前工业化时代高出50%。落基山研究所常务董事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婷在致辞中提到,高温、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都是经济增长和人类社会的天敌,如果年均温度升高1度,经济增长下降1%点多。“气候危机对人类的威胁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