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入渗率 infiltration intensity 1.3 入渗能力(入渗容量)infiltration capacity 1.4 入渗曲线 infiltration capacity curve 1.5 累积入渗曲线 accumulative infiltration capacity curve 1.6 土壤水分剖面 soil moisture profie 2. 入渗过程 mechanism of infiltration 2.1 随时间变化: 2.2 土壤水分剖面Soil moisture prof...
雨水入渗是雨水利用回补地下水的一种有效方法,它的产生源于全国建筑增加,导致硬化地面过多,雨水无法回到地下。入渗也可与雨水收集回用相结合使用。雨水入渗的方式 雨水入渗可采用绿地入渗、透水铺装地面入渗、浅沟与洼地入渗、浅沟渗渠组合入渗、渗透管沟、入渗井、入渗池、渗透管-排入系统等方式。渗透参数 规...
将半径10cm、高3mm的钢环安置在测定点,环内铺满过0.25mm筛子的细沙,用钢尺刮平,并将钢环移走;用注射器调整恒压管中水位高度为20mm,将圆盘入渗仪放入水桶中,用抽气筒给储水管充满水后关闭阀门;取出入渗仪,轻拍入渗盘使其中的气泡溢出,擦干圆盘上的水;将圆盘放置于吸水物上,确保储水管没有气泡产生,记录储水...
地下水入渗补给量是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 互联网 And the more the soil clay index is , the less the accumulation infiltration amount is. 结果表明,浑水与清水入渗的差异主要是由浑水中物理性粘粒的存在引起的. 互联网 Soil moisture movement under varying - head infiltration is a basic theoretical problem...
入渗阶段是指根据主要驱动力和水分运动特性,将土壤入渗过程划分的不同阶段。美国土壤学会将人渗过程分为:积水前、积水、瞬态和稳定人渗四个阶段。国内文献则将入渗过程分为:渗润、渗吸和渗透阶段。渗润阶段人渗水分主要受分子力作用,土壤水被颗粒吸附.形成薄膜水,此阶段的土壤含水量较低,小于最大分子持水量...
入渗过程按水分受力状况分为3个阶段:①渗润阶段。水分受分子力作用呈土粒吸附的薄膜水,直至土壤含水量大于最大分子持水量为止,此时下渗强度较大;②渗漏阶段。水分受毛管力和重力作用,不断填充毛管孔隙,直至达到饱和含水量为止。本阶段入渗强度逐渐减小;③渗透阶段。毛管力消失,水在重力作用下...
土壤入渗率,又称土壤入渗速率或土壤渗透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地表单位面积土壤的入渗水量。入渗率与入渗过程有关。土壤入渗率在初期非常大,这时的入渗率称为最初入渗率,简称初渗率。又继随降雨的延续和增加,入渗率由大变小,最后保持一定的稳定值,此值称为最后入渗率或稳渗率,可用以表征土壤的渗透...
1)最初入渗率:指入渗开始时较短时间内的入渗率。 2) 最后入渗率:指随着时间进展而变成为稳定和较固定的入渗率(实际上与土壤的饱和导水率相等或接近,视水头而定)。 累积入渗量 I(accumulative infiltrometer capacity):在某一时间段,通过单位土壤表面所渗入的总水量。
入渗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降雨量通过土壤表面进入土壤内部的能力。其经验值取决于土壤类型、土壤含水量、降雨强度等因素。以下是一些常见土壤类型的入渗系数经验值: 1. 砂质土壤:砂质土壤的入渗系数较高,一般在0.2-0.4之间。 2. 粘性土壤:粘性土壤的入渗系数较低,一般在0.01-0.1之间。 3. 壤土:壤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