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民族对“党项”有不同的称呼,吐蕃人称党项为“mi-nag”,汉译作“弭药”、“弥鹅”、“弥罗”、“缅药”、“木雅”、“木内”、“穆纳”等,后来又以“mi-nag”称呼党项人建立的西夏;突厥称党项为唐古特(tangut);在于阗[tián]文和栗特文中,均将党项称为 tangut;波斯人拉斯特《史集》将西夏称为“唐兀...
党项族,这个在历史长河中曾经辉煌一时的民族,是古代西北地区的重要族群之一。他们属于西羌族的一支,因此也被称为“党项羌”。这个民族不仅在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更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追溯党项族的起源,我们可以发现羌族的主干发源于“赐支”或“析支”,这个地方位于今青海省东...
公元1038年,对党项族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党项族的老大李元昊当了皇帝,建立了西夏王朝。这个事件不仅代表党项族的发展到了顶峰,也给中国历史添了新的一页。李元昊是个有野心的领袖。他知道,要让党项族在那么多民族里出类拔萃,就得有自己的国家。所以,他靠自己的威望和能力,把党项族的各个部落...
党项族是古代西北族群,属西羌族的一支,也称“党项羌”。羌早期党项和吐蕃的先民们大概都是混杂居住再青海湖以南,黄河、大通河、湟水源头附近地区。将党项人称作“党项羌”。后来,党项(汉文中又作“唐古特”或“唐兀”)就成了北亚和中亚地区对于某些居住在安都——青海湖、甚至甘肃地区的部落群体的通称。这个...
成语(Idiom):党项 发音(Pronunciation):dǎng xià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对敌人采取措施,使其在内外两方面受到困扰、被迫作出选择。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党项一词源自北宋时期,是指西夏政权及其人民。党项民族被宋朝视为北方的敌人,因此“党项”成为了对外敌进行围追堵截的意象。党项成语的基本含义...
从李继迁带领党项部落反抗宋朝,到其孙元昊公开称“大夏皇帝”,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党项迅速完成了从部落联盟到帝制官僚政权的历程,而这也是其不断认同中华历史文化、获取文化资源的过程。宋仁宗时的重臣富弼说: “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
除上述党项八部外,据两唐书《党项传》记载,在赤水(今青海共和)以西有“黑党项”与居于河西大积石山的雪山党项两大党项部落。 党项的内迁 唐贞观年间,在党项拓跋部内附前后,地处青藏高原的吐蕃强盛起来,不断出兵攻击党项诸部,与唐争夺凉、松、茂、将(今四川西部和西北部、甘肃东南部)诸州地区。贞观八年(634年...
青海地区的吐谷浑人等,都融合在党项部落中,在唐末形成了一个有着自身独特文化凝聚力的党项民族。所以...
党项是指古代中国北方民族之一。这个民族在唐朝时期已经开始出现,十一世纪时建立了西夏政权,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之一。党项民族在历史上有着较为复杂的演变和分化,早期的党项族群包括了九姓、十八姓、二十四姓等,后来这些族群又分化为了不同的支派和氏族。党项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对中国和东亚地区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