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一、召开背景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致拥护中央政治局提出的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解决了党从1957年以来未能解决好的工作重点转移问题,揭开了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从1978年到1992年的14年,我...
党的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江泽民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尉健行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推动下,中国的改革开放扬起新的风帆。全国上下积极性高涨,经济快速发展。世界的目光也聚焦...
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概括。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的第二个巨大理论...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01召开情况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12至18日在北京举行。02重要内容以邓小平同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
党的十四大主题体现了几个重要的方面: 一、党的领导地位和导向: 党的十四大主题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强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一方面体现了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党对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领导力和执政能力...
党的十四大是一次继往开来的大会。大会对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实践作了基本总结,指出,14年来我们从事的事业,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这场新的革命,是在过去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建...
大会经过充分的讨论,做出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0月19日,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在北京举行,选举产生了中央新的领导机构。中央政治局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名)为:丁关根、田纪云、朱镕基...
党的十四大是在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改革开放扬起新的风帆。(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国际上,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纷纷丧失执政地位,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持续几十年...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闭幕会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11日下午3时举行闭幕会,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