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所谓的“免死金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免除一切罪责,而是指在特定情况下,法律会对某些人群的刑罚进行减免或限制。这并非是纵容犯罪,而是基于更深层次的社会考虑 这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担心,对这三种人网开一面,可能会造成法律漏洞,让一些...
在内容上,不仅明确持有者能免死,而且能免多次。 从南北朝至隋唐五代,不仅“免死”成为殊荣,“免死次数”也成为一种“待遇指标”,一开始是1至3次,后来增加到6次,最后竟增加到9次,甚至10次。 北周时,李穆曾救过周文帝宇文泰的命。宇文泰为报恩,慷慨颁给一块“丹书铁券”,上面明确写着可以免死10次; ...
第二类:精神疾病患者 精神疾病患者也有免死的机会,但这并不是任何精神病患者都能获得。要经过司法认可的心理学家和医院的专业鉴定,并证明犯罪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况下才可以。也就是说,其实精神病并不是万能的免死金牌,只能让真正有精神问题的人获得帮助。第三类:怀孕的妇女 怀孕的妇女也有不能判死刑的保护。...
第三种 审判时年满75周岁的老人 除犯了死罪的孕妇有块免死金牌之外,在审判时年满75周岁的老人也有一块免死金牌,同样也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毕竟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5.4岁,即便免去这些犯了重罪的老人一死,他们也很难再活很久了,所以干脆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在监狱里度过余生。2017年广东就发生过一起83岁老人...
但无论什么年龄,犯下杀人或者谋反罪的儿童是不能被免刑的!只有七岁以下因殴斗杀人的孩子才有免死的机会,但这也要经过廷尉的严格审核。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政权交替频繁,各政权也都出台了和汉代类似的未成年罪犯保护规则,但彼此之间差异甚多。直到唐代,我国第一部完善的少年罪犯减刑条例才终于问世。唐代作为终结...
也就是说,钱镠获赐的这张免死券,可以保自己及后代免除死罪12次。但这还不是最多的,历史上获得免死券数量最多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名臣李穆——此人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朝四个朝代,因忠心事主,功绩突出,先被北周太祖宇文泰赐予免死券10次,后又被隋文帝杨坚赐予免死令100次,一生共获赐免死次数110...
首先免死金牌这一说只是民间的叫法,在官方史书里面叫作“丹书铁券”;而且所谓的“免死金牌”并不像影视剧里的一样,只有大大的免死两个字的金牌子,而是写有几百个小字的弧形铁券。丹书铁券这种东西最早是汉高祖刘邦发明的,刘邦建立大汉后就给功臣分封土地爵位,为了证明给谁封了什么爵,承诺了什么事,就...
加入免死功能是在南北朝时期,此时的丹书铁券已经有了免死功能,而且丹书书写,也已经用金字填写。虽然有免死功能但是免死的次数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不能是无限次免死,大多说都在三次一下,从此丹书铁券拥有免死的功能,已经成为定制,甚至是免死的次数也有了增加,其中在唐朝时期唐昭宗赐给吴越国王钱镠的丹...
韩信的一生令人唏嘘,实际上,在刘邦手下和韩信一样获得“免死金牌”的大将,结局也没有比他好到哪去。只能说,“免死金牌”顶多就是皇帝赐予的一种荣誉奖章,只有有信任赞赏之意,而并非是我们所理解的“保护伞”或者“防弹衣”,在皇宫这个杀机暗藏的地方,无论有没有它,都还是要靠小心才能保命呀!参考文献...
浙江传承免死金牌的这个家族,其家族所在地位于浙江长乐,属于当地大族钱氏家族。早在五代十国祖先钱镠,由于当年董昌叛乱。唐朝朝廷在招安之后,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于是便知好让钱镠去镇压叛乱,最终钱镠也是不负众望成功平乱。因此唐昭宗非常高兴,便对钱镠大加封赏。也正是在他平乱后的第二年,唐昭宗赐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