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藻效应名词解释 克藻效应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一种有害物质对其他生物的毒性会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这种现象最早在20世纪初被发现于水生生物中,当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浓度超过一定程度时,水藻会开始繁殖并最终对这种有害物质进行吞噬和分解,从而减轻了其毒性。这一现象在环境保护和毒性物质处理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黄花水龙克藻效应的研究及其野外应用 在接种蓝藻的富营养化水体中引种栽培了0.5、1.0、2.0、4.0、8.0kg/m35个不同初始生物量的黄花水龙(JussiaeastipulaceaOhwi),经过草藻共培处理,结果为:在微囊藻初始密度为每毫升200万个及16d的模拟工程实施期内,黄花水龙对水体叶绿素a及蓝藻消除率存在着正相关的量效关系,且水龙...
摘要: 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抑制藻类的机制除了对光和矿质营养的竞争外,主要是由于石菖蒲根系向水体分泌的化学物质,能伤害和清除藻类(克制作用,Allelopathic effect);用培养石菖蒲的水培养藻类,可破坏藻类的叶绿素a,使其光合速率、细胞还原TTC的能力显著下降;在荧光显微镜下可看到藻细胞从鲜红色变为淡蓝色。 Ab...
石菖蒲的克藻效应 , PP. 379-384 叶居新, 何池全, 陈少风 Keywords: 石菖蒲,生化他感,藻类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石菖蒲(Acorustatarinowii)抑制藻类的机制除了对光和矿质营养的竞争外,主要是由于石菖蒲根系向水体分泌的化学物质,能伤害和清除藻类(克制作用,Allelopathiceff...
试验指出前五种水生植物对雷氏衣藻表现了克制作用,但它们的克藻效能不如水葫芦强。西洋菜没有克制作用,甚至稍有促进效应。从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的种植水中得到的分泌物粗提物,都显示了对雷氏衣藻的抑制效应,进一步证实了有相生相克关系的存在。试验结果说明高等水生植物对藻类的克制作用似有一定的普遍性,在水生...
植物对氮、磷去除效果及克藻效应的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种克藻物质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e)的组合抑制效应
黄花水龙克藻效应的研究及其野外应用 在接种蓝藻的富营养化水体中引种栽培了0.5、1.0、2.0、4.0、8.0 kg/m3 5个不同初始生物量的黄花水龙(Jussiaea stipulacea Ohwi),经过草藻共培处理,结果为:在微囊藻初始密度为每毫升200万个及16 d的模拟工程实施期内,黄花水龙对水体叶绿素a及蓝藻消除率存在着正相关的量效关系...
斜生栅藻生 长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显示,各种受试植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克藻效果,金鱼藻与黑藻的克藻作用最强,水花生的作用次之.克藻效果以受试植物与藻共培养最佳, 其次为连续添加种植水,表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其化感物质是连续释放且能迅速降解的,而黑藻干物质的浸提液所具有的克藻效应说明有些化感物质对一定...
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抑制藻类的机制除了对光和矿质营养的竞争外,主要是由于石菖蒲水系向水体分泌的化学物质,能伤害和清除藻类(化感作用allelopathic effect),用培植石菖蒲的水培养藻类,可破坏藻类的叶绿素a,使其光合速率,细胞还原TTC能力显著下降;在荧光显微镜下可看到藻细胞从鲜红色变为淡蓝色,表明石菖蒲对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