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用显色指数(Ra)来表示光源的显色性。光源的显色指数愈高,其显色性能愈好。 在很久以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对颜色进行比较,通常是把物体放在一起,然后在自然光(太阳光)底下观察。尽管火把、蜡烛、白炽灯和其他光源都可以用作照明,但人们都习惯在自然光(太阳光)下对颜色...
❄️ 冷色系(5500K-6500K):严肃、冷静。🔍 显色性是光源还原物体本来颜色的能力。显色性指数(Ra)越高,光源照射物体所呈现的颜色与物体“本来颜色”的差别越小。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光源一般显色性指数在80以上。🌈 光的显色指数单位为Ra,取前八种常见颜色的显色指数平均值,记为Ra,其数值代表光源显色性,...
光的多色性指的是光在经过透镜或光栅等光学元件时,可产生不同颜色的现象。这是由于光通过物体时,会受到不同波长的光的散射、折射或干涉等影响,因而产生了色散现象。我们常见到的彩虹、光的分光等现象,都是由于光的多色性所引起的。 光的多色性也与光的频率和波长有关。频率高的光,波长较短,呈现蓝紫色;频率...
在显色性方面,标准要求LED红光成分在整个可见光范围内的含量要满足大于等于0.05,值得注意的是,测量应在至少两个方向上进行,即近光50V和远光HV点上进行测量。此外,SAE标准中对于红、黄、蓝、白等光线的色品坐标有严格规定,须落入如下图区域范围。事实上,以LED为光源的汽车前照灯很容易产生光色漂移和空间颜...
光源的显色性是指光源对于物体色彩呈现的程度,也就是色彩逼真的程度。Ra值越接近100,表示显色性越好。 光与色的关系 三原色(红绿蓝)以不同的亮度混合后可以得到不同的颜色,但当三者同时照到白纸上的时候,交际处仍然是白色。物体的颜色取决于不同波长的色光的反射和吸收情况。如果物体几乎能反射所有色光,那么这...
光的单色性是指光的颜色具有单一的波长。根据光的频率和波长,可将光分为不同的颜色,而真正单色的光是波长完全一致的光,例如激光。光的单色性对光谱分析具有重要影响,因为单色光可以更准确地解释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和发射现象。 光谱分析是通过将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组成部分,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结构的方法。
(1)光的单色性描述光的频率和波长是否单一、它的两个正交分量是否相干. 偏振是描述光波电矢量的振动分量的特性.“偏振”指的是场中某一特定点处的行为,因而在场中不同地点偏振态一般将不相同.一个波可以在某些点是线偏振的或圆偏振的,而在其他点是椭圆偏振的.只有在特别情况下,如均匀平面波中各点的偏振态才...
光源对物体本身颜色呈现的程度称为显色性,也就是颜色逼真的程度。光源是显色性是用显色指数来表征,它表示物体在光下颜色比基准光照明颜色的偏离,能较全面反应光源的颜色特征。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把太阳的显色2指数定位100,各类光源的显色指数各不相同。
光源测试的显色性CRI越接近100,表现越接近太阳光显色水平。但当时只有Ra指标,Ra实际上是r1-r8的平均值,因此评价误差较大。 2007年,CIE发布的技术报告中提出,显色指数CRI不能有效反映出白色LED光源的优势,从而推动研究方向进一步往更专业更客观的方向发展。CRI的参数指标也由最早的r1-r8发展为r1-r15,并提出了Re...
光源的色温及显色性 所有固体、液体和气体如果达到足够高的温度,都会发射出可见光。白炽灯中的固体钨约在3000K时的炽热发光,这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人造光源。通常是随着辐射体的温度升高而提高,辐射光色从暗红,经过桔黄、发白,然后是炽兰。这样色温也随着辐射体的温度升高而提高。这是遵循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绝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