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激发[作用] 光激发[作用]是2016年公布的化学名词。 定义 物质通过吸收紫外、可见或红外辐射(光)而形成激发态。 出处 《化学名词》。
最近,美国布朗大学Peter M. Weber和英国爱丁堡大学Adam Kirrander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Observation of the molecular response to light upon photoexcitation”的文章,报道了1,3-环己二烯(CHD)分子在光激发下电子密度初始重分布的直接测量。他们利用直线加速器相干光源(LCLS)的强、超短硬x射线脉冲,...
3. 新一代光激发光技术优势明确,研发优势助长份额 3.1. 采用光激化学发光技术,核心原材料自主可控 公司核心产品 LiCA 系列基于光激化学发光法原理开发。光激化学发光法起源于1994年研究发现的单线态氧分子能量传递发光原理,光敏剂经激发光照射产生单线态氧,发光剂接受单线态氧能量传递产生荧光。1999年,这一技术...
太阳能电池仅仅是利用光激发的一个例子,半导体吸收的可见光产生的激发电子如果运输到材料的表面,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激发的电子,来与半导体材料表面的小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制备其他有用的气体,比如水分子如果和光激发的电子反应可以裂解水制备氢气收集起来,而氢气又可以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水,而放出大量的热,可以用来驱动...
光激发蓝光是指用紫外光或蓝光激发物质,使其发射蓝光的现象。在自然界中,许多物质都能够发射蓝光,比如蛋白质、DNA等生物分子,也包括紫水晶、蓝宝石等矿物晶体。在人工制备中,光激发蓝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显微镜、荧光染料等领域。 二、光激发蓝光的产生机制 光激发蓝光...
过去人们对于光激发条件下材料中电子和声子的演化的理解一般是基于双温模型或者相应的推广模型。双温模型假设非平衡态下电子和声子体系内部形成热平衡,这样就可以用一个有效温度来描述两者的演化以及它们互相之间的耦合。推广的多温模型和更一般的玻尔兹曼方程可以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计算光激发下电子和声子的演化,为理解光...
复旦大学朱亮亮课题组围绕多硫芳烃的光激发诱导组装(photoexcitation-induced assembly, PEIA)策略,以专论形式介绍这一策略的发现、发展、机理以及在构筑功能纳米材料方面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这一组装新思路在嵌段共聚物体系中的应用...
光激发蓝紫光VCSEL技术 描述 在氮化镓蓝光 VCSEL 发展方面,1996年 Redwing 等人成功制作了第一个室温下光激发的氮化镓 VCSEL,其元件结构由10 μm 厚的GaN 主动层与30 对 Al0.12Ga0.88N/Al0.4Ga0.6N构成上下 DBR,其反射率大约为84~93%,因此阈值光激发能量密度高达2.0MW/cm2。其后,Arakawa等人在1998 年实现了...
近日,美国纽约大学Marvin Parasram课题组报道了一种光激发硝基芳烃介导脂肪族化合物的无氧C-H羟基化反应。其中,光激发硝基芳烃具有双重性质,可充当C-H键的活化剂和氧原子源。与前期报道的方法相比,由于硝基芳烃的商业可用性,该策略具有低成本和高原子经济性。同时,该策略的底物范围更为广泛。机理研究表明,光激发硝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