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波长定义 光波长是指光的波动中波峰到波峰之间的距离,即光波的长度。它是光的一个重要特性,可以用来描述光的颜色和能量。波长通常用希腊字母λ(lambda)表示,并以米(m)作为单位进行计量。光波长越短,波动频率越高,能量越大,对应的光是更有能量的紫外线、可见光的蓝色、绿色、黄色等颜色;光波长越长,波动频率...
光波长标准是国际计量局米定义咨询委员会(CCDM)于1982年推荐了几条激光谱线的波长作为波长标准,如:甲烷稳定氦氖激光器在真空中的波长339pm、碘稳定氦氖激光器在真空中的波长633pm等。光波概述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某物质同时具备波的特质及粒子的特质):也就是说从微观来看,由光子组成,具有粒子性;从...
红色光波长范围在620-750纳米之间,作为可见光谱中波长最长的色光,其穿透能力在雾霾天气中表现优异。交通信号灯选用红色作为停止标志,正是利用其强穿透特性确保远距离可视性。医疗领域应用635纳米左右红光进行皮肤治疗,通过光生物调节作用促进细胞再生。通信工程中,650纳米红光常被选作光纤传输介质,因其在石英玻璃中的衰减...
光波长排列的顺序是什么?波长的单位是纳米(nm),长波长的排列顺序由高到低依次是:红(波长值:770~622nm)、橙(波长值:622~597nm) 、黄(波长值:597~577nm)、绿(波长值:577~492nm)、 蓝(500~480nm)、靛(波长值:492~455nm)、紫(波长值:455~350nm)。巧妙记忆光波长排列顺序的方法...
光波长是指光波在传播过程中两个相邻的波峰或者两个相邻的波谷之间的长度.衡量其长度的单位有:纳米(nm)、毫微米(其实就是纳米)、厘米波数等. 厘米波数的概念就是在1厘米的范围内有多少个波长.比如:5000厘米波数 = 2000纳米 1纳米=1毫微米=10^-9 米结果...
光波长是指光波在空气中传播的一个周期性变化的距离,是光的一种基本特性。具体来说:定义:光波长描述了光波在一个周期内从波峰到波峰的距离。与颜色的关系:光的波长不同,我们所看到的颜色也不同。例如,蓝色光的波长比红色光的波长短,而紫外线的波长更短,红外线的波长则更长。应用广泛:光波长...
踏雪飞sky 颇具名气 6 可见光是指波长从400nm-760nm的电磁波。电磁波传播速度的计算公式是:c=λ×f;其中c是定值,等于2.99792458×10的八次方(m/s),约3.0×10的八次方(m/s);f是频率,单位是赫兹(Hz)。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9-04 23:14 回复 ...
七色光波长频率排序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光,七色光波就是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概是380-760nm,而我们能够看到的是380-760nm,所以这种光才是能够让我们的视觉捕捉到的光,简单来讲就是能够刺激到你的眼睛的光,这种光就叫做可见光。大脑在看到可见光之后,会对视觉刺激产生反应,并且会释放出信号表示...
1、红光:波长范围:622~760nm 2、绿光:波长范围:492~577nm 3、蓝光:波长范围:435~450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