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光岳楼真正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建筑史学家路秉杰出生于聊城,从小接触光岳楼,他在同济大学读研期间,于1964年夏秋时节,组织人员对光岳楼进行了测绘调查。1978年12月,基于测绘数据,陈从周、路秉杰发表《聊城光岳楼》一文。1980年,路秉杰借前往日本留学的机会,携文章与日本同行交流讨论。这篇文章根据现存碑刻铭...
光岳楼是运河文化集大成者。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为南北交通大动脉,聊城作为运河古镇,有着“江北一都会”的美称。沿河过往的帝王将相,文人学士多都登临此楼,凭栏咏月,作诗赋词。《东昌府志》、《聊城县志》及现存碑刻中就记载了120篇咏赞光岳楼的诗文。清康熙皇帝四次登楼,并题写“神光锺瑛”匾,乾隆皇帝九...
光岳楼以形式而论,砖台、重檐、十字脊内部置空井等,仍袭宋元楼阁遗制;细部以柱础言,从明洪武初所建南京宫殿已开始用古镜式,此楼仍用宋元以来的覆盆式;就结构来讲,柱之侧角升起,楼置暗层,内外等高双槽柱列,斗拱疏朗配置,以及柱头科斗口未加宽等,也都上承唐宋以来的传统做法,同时也与其它明初建筑有若干相似...
光岳楼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古城中心,是聊城标志性建筑。建成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距今650年历史。起初修建光岳楼是出于“瞭望敌情,报时报警”的军事需要,在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的美誉。“光岳楼”初名“余木楼”,到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重修时又因...
在辽阔的鲁西平原,著名的江北水城——聊城,矗立着一座迄今为止650年的楼阁,这就是与岳阳楼、黄鹤楼并称中国三大名楼的光岳楼。它雄踞古城中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聊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座明代楼阁,是宋元向明清过渡的代表性作品。光岳楼历经600多年风雨沧桑,几经战火...
“光岳楼”在建造时主要是为了军事作用,所以在进入后发现上下楼通道只有一个,相对比较窄,还有些许的陡。 穿过狭长陡峭的楼梯就上来,便能站在光岳楼上俯瞰整个古城,那种感觉还是很奇妙的。 抬头向上看,可以看到一个神龛,龛里供奉着工匠的祖师爷鲁班,据说“光岳楼”的建造有一个关于鲁班显灵的传说,可能也意味着“光...
光岳楼,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是聊城的标志性建筑,自建成以来,便基本保留了原始面貌。巍巍光岳楼,六百五十载。历史上,它曾引得文人泼墨无数;而今天,在它650周岁的这一年,光岳楼又等来一批为它写诗作赋的人。7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山东大学、...
简介:南京光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家以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10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00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南京光岳科技有限公司参与招投标项目13次;知识产权方面有商标信息1条,著作权信息1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3个。
近年来,中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各地的文化相关旅游景点备受游客欢迎。在这些古老而充满历史底蕴的景区中,有一座被誉为“有黄河、岳阳亦当望拜”的光岳楼,位于聊城,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建筑。光岳楼有着悠久的历史,建于公元1374年,距今已有600多年。作为元末清初代表建筑之一,光岳楼更是被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