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般来说,光催化H₂O₂合成包括光吸收、电荷载流子的产生和分离、表面氧化还原反应等多个步骤[...
光催化(也称:光触媒)[PHOTOCATALYSIS]是光+ 催化剂的合成词。光催化材料是一种在光的照射下,自身不起变化,却可以促进化学反应的材料,是利用自然界存在的光能转换成为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来产生催化作用,使周围之氧气及水分子激发成极具氧化力的自由负离子。几乎可分解所有对人...
1976 年 Carey 等发现 TiO2 在紫外光条件下能有效分解多氯联苯,被认为是光催化技术在消除环境污染物方面的创造性工作,继而进一步推动了光催化研究热潮。且 1983 年起,A.L. Pruden 和 D.Follio 发现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的氯化物等一系列污染物都能被光催化降解掉,扩大了光催化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1977年,Yokota ...
“2025第三届光催化国际百位学者(中国)论坛 ”(以下简称“百位论坛”)于2025年3月22日在江苏镇江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感光学会光催化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科技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联合承办。论坛以“光催化 国际化”为主题,旨在打造光催化领域的高...
光触媒也叫光催化剂,是一种以纳米级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半导体材料的总称。具有代表性的光触媒材料是二氧化钛,它能在光照射下产生强氧化性的物质(如羟基自由基、氧气等),并且可用于分解有机化合物、部分无机化合物、细菌及病毒等。日常生活中,光触媒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如甲醛等,...
1、光催化剂在空气净化领域的应用 二氧化钛光触媒作为环境净化功能材料,主要因二氧化钛所产生的氢氧自由基能破坏有机气体分子的能量键,使有机气体成为单一的气体分子,加快有机物质、气体的分解,将空气中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净化空气。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光触媒空气净化产品被大量研制、...
今年 10 月份,来自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理学院、人工光合作用与太阳能燃料中心的张彪彪课题组发现,甲醇加上硝酸盐,利用光催化就能生成甘氨酸[1],这一实验结果,支持了生命可能起源于无机物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逐步演化的观点。甘氨酸是目前所有氨基酸中,结构最为简单的一种。越简单,意味着越基础,不少复杂的...
光催化过程中一定能量的光子被吸收后可以诱导电子在分子或固体能带中重新分布,例如金属与配体间的电子转移以及半导体分子/固体价带和导带间的电子跃迁。所得到的激发态物种具有基态反应过程无可比拟的特点,尤其是这种激发态下的自由基反应过程极大促进了一些惰性基团的活化,利用这一特性,近日来光催化在有机合成领域取得了...
自藤岛昭在1970年代实现了光催化分解水,光催化就成为了学界的重要研究方向。然而,由于化学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通常要求较高,目前绝大部分光催化需要依靠紫外光激发,极大限制了光催化的发展。由此,通过升温来协同光催化的光热催化策略在近年来开始崭露头角。目前来说,光热催化的定义还比较模糊,大致上可解释为三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