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康浦·斯密(Norman Kemp Smith)在其影响很大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义》一书中,在详细辩析了这两个词的含义之后说:“我们可以提到理性的理念来例证先验的与超验的两者之间的区别。理念作为只是限定性的,就是说,作为在知识的追求中鼓动着悟性(按:即“知性”)的一些理想,它们是先验的。作为组织性的来解释,...
“先验的”用来指称那些可以称为认识论的形而上学的对象,即不来自于经验,但却是我们经验的先天条件,...
因为有“先决的”这层意思,也就是“在经验之先的”或“先于经验”的,所以“transcendental”才被翻译成“先验的”。为了区别于与a priori相对应的那个“先验的”,有人把“transcendental”改译成“超越的”或“超验的”,毕竟它也有“超越于经验的”这层意思,因为使经验的呈现成为可能的东西不是经验本身,而是在经...
这道题是让同学们说说什么是“先验的”“后验的”“分析的”“综合的”并讨论一下它们间的关系,应当说是很基础的哲学问题,结果很多同学都把这些概念的涵义搞错了,特别是“先验的”和“后验的”这对概念。其实这个事情也不能怪同学们,要怪就怪国内对这些概念的翻译比较误导,而且常常不同译法混用,从而引发无尽...
质料何以是先验的? ——论马克斯·舍勒的“质料的价值伦理学”基础 摘要:在康德哲学里,先验与后验的区分对应于形式与质料的区分,康德认为,只有形式的东西才是先验的东西,而质料则一定是经验的东西。但是,在舍勒看来,这种对应性的区分是康德哲学的一个基本错误。因为先验与后验的区分是绝对的,而形式与质料的区分则...
先验(A priori;又译:先天)在拉丁文中指「来自先前的东西」,或稍稍引申指「在经验之前」。近代西方传统中,认为先验指无需经验或先於经验获得的知识。它通常与後验知识相比较,後验意指「在经验之後」,需要经验。这一区分来自於中世纪逻辑所区分的两种论证,从原因到结果的论证称为「先验的」,而...
先验(英文:transcendental)在通常意义上理解,同“经验”相对,意为先于经验的,但为构成经验所不可或缺的。但此概念涉及对近代西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在不同语境,词义有微妙的区别。 先验一词由康德命名,但其发展线索肇始于自笛卡尔以来的欧洲近代哲学传统,对它的理解也关系着对整个近代西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
康德说:“我把一切不研究对象、而是一般地研究我们关于对象的认识方式——就这种方式是先天地可能的而言——的知识称为先验的。这样一些概念的体系可以叫做先验哲学。”(“而是一般地研究我们关于对象的认识方式——就这种方式是先天地可能的而言——的知识”在第一版中为“而是研究我们关于一般对象的先天概念的知识...
先验是先于经验就能知道的,如逻辑或一般已经验过后的知识常识,如1+1=2,人都会死。但这三种区分并非表示人类的经验活动完全是区别开来的,我们很可能在同一活动中交杂着三种经验方式。而这种特别经验往往会出现在艺术的创作与审美活动中。面对一篇诗作、音乐、小说、电影、绘画等作品,我们必须先看过听过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