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尊为先蚕。”;《汉日仪》记载:春蚕生而皇后亲桑于菀中。祭蚕神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凡二神。北齐始祀黄帝元妃螺祖为先蚕神,以与妇女相合。嗣后道教;民间皆以其为蚕神。晋代,《世本》记载:黄帝娶于西陵氏,谓之累祖;《帝王世纪》记载:“新郑,古有熊国,黄帝之所都。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
自古以来,我国皆有“农桑为本”的政策,先蚕礼便是其重要体现之一。通常在每年的春季的三月三日,由皇后主持带领众人祭祀先蚕、祈求丰收的国家祭祀典礼。先蚕礼在我国的历史悠久,不仅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对桑蚕文化的重视,更表达了人们通过桑蚕祈祷丰收的美好希冀。清朝属于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其礼仪制度都十分完...
在民间信仰中,蚕神被纳入历代皇朝的祭祀典籍。先蚕,即最初从事蚕桑事业的人神,关于其姓名和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东汉时期,先蚕被认定为菀窳妇人和寓氏公主。据《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永平二年(公元59年)三月,“祠先蚕,礼以少牢。”注解中提到:“《汉旧仪》曰:‘春桑生而皇后亲秉于苑中,蚕室养蚕...
先蚕礼是蚕桑文化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清朝时期的传统礼仪之一。在清朝,先蚕礼主要用于祭祀蚕神,祈求蚕丝丰收,表达对蚕神的敬意。清朝的先蚕礼与古代时期的先蚕礼在仪式流程和文化内涵上有所不同,但其主旨都是为了祈求蚕丝丰收和表达对蚕神的敬意。先蚕礼 先蚕礼通常在每年的春季举行,具体时间会根据农历来计算。
先蚕坛是皇家坛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轴线上不可或缺的历史文化建筑群。1957年10月28日,包含先蚕坛在内的北海、团城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3月4日,包含先蚕坛在内的北海及团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沿革 元至大三年(1310年)...
先蚕祠是中国现存少有的祭祀蚕神嫘祖的祠庙,见证着盛泽辉煌的丝绸历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2013年3月5日,先蚕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沿革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由当地丝绸业公所建先蚕祠。1949年,先蚕祠被征作粮库,部分房庐被拆,园池湮没...
被古人尊称为“先蚕”的是嫘祖。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首创蚕桑技术的重要人物,被后世奉为蚕桑业和纺织业的始祖。以下从她的身份背景、历史贡献及文化影响三方面展开说明。 嫘祖的身份与黄帝密切相关。作为黄帝的元妃,她的地位在古代传说中极为显赫。据《史记》等文献记载,嫘祖不仅是黄帝的...
先蚕娘娘 考证 嫘(léi)祖,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的元妃(即正室)。嫘祖故里就在荥阳西南的浮戏山环翠峪一带。 在古代,人们多以居住地为姓氏。《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
嫘祖,西陵(西阴)氏之女,黄帝正妃,教民养蚕治丝,使先民摆脱了束叶裹皮的原始生活,进而有了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又有了近代中国的"丝绸大国".约在1500年前的北周时,封嫘祖为"先蚕"(蚕神),从此开始在全国祭典"先蚕娘娘". 相传从嫘祖出生的那天起,狂风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