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先生:在这里是对年长者或父母的尊称,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和敬意;“弟子”则是一个泛称,指的是年轻一辈,包括子女和学生等。 4 馔(zhuàn):泛指食物和饮食,也可用来指代进餐这一行为。译文 子夏向孔子探求孝道的精髓,孔子回答道:作为子女,我们的职责是全面且深入地践行孝道。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我们能否始终以一...
先生馔 作者: 戴爱群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梁实秋唐鲁孙的民国食单 出版年: 2016-10 页数: 235 定价: 68.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8056122 豆瓣评分 7.4 58人评价 5星 12.1% 4星 32.8% 3星 41.4% 2星 12.1% 1星 1.7%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分享到 推荐 ...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此句说明与父母相处要和颜悦色,要从心灵深处敬爱他们。综上,本题答案为“曾是以为孝乎”。
先生馔酒食弟子服劳止的意思 “先生馔酒食,弟子服劳止”的意思是:在有酒有肉吃的时候,先生(即父母或长辈)优先享用,而弟子(即晚辈或儿女)则负责服务,比如端菜送酒等。©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 百度营销 ...
《论语》原文解读:“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篇》,是孔子对于“孝”的一种深刻阐述。在理解这句话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几个关键词的含义: 酒食:在古代,酒和食物都是珍贵的物资,特别是在物质条件并不丰富的时代,能够享用酒食往往代表着生活的富足和对宾客的尊重。 先生:在这里,...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服其劳②;有酒食③,先生馔④;曾是以为孝乎⑤?” 【注释】 ①色难.有两种解释,一说孝子侍奉父母,以做到和颜悦色为难;一说难在承望、理解父母的脸色。今从前解。 ②弟子:年轻的子弟。 ③食:食物。 ④先生:与“弟子”相对,指长辈。馔:吃喝。 ⑤曾:副词,竟然的意思...
先生馔酒食,弟子服劳止。 出自:[唐代]白居易所作《饮后戏示弟子》 拼音:xiān shēng zhuàn jiǔ shí , dì zǐ fú láo zhǐ 。 诗句:先生馔酒食,弟子服劳止。 繁体:先生饌酒食,弟子服勞止。 翻译:先生吃饭喝酒,学生服辛劳。 《饮后戏示弟子》原文...
小提示:"先生馔酒食,弟子服劳止。"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先生:(名)①老师(前面一般都加姓或名):李~|太炎~。②对知识分子的称呼。③对男子的尊称:~们、女士们。④旧时仆人称男主人。⑤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都带人称代词做定语):她~出差了。⑥(方)医生。⑦旧...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脸色最难。 有事情,做子弟的年轻人效劳,有酒食,让给父老享用,难道竞把这 当作孝吗?” 结果一 题目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资治通鉴》里为什么没有李白姜鹏①作为一部篇幅长达二百九十四卷的煌煌巨著,《资治通鉴》对历史的记载通常被人们认为是详尽的。事实...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关于“色难”,大致有两种代表性解释:一是东汉包咸的“色难,谓承顺父母颜色乃为难也。”(《论语章句》);一是东汉郑玄的“和颜悦色,是为难也。”(《论语注》)。请翻译短文,并简要说明你同意哪一种解释及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