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长期耐心资本的支持。7月,上海成立了“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该基金为有限合伙企业,分别对应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三大重点方向,总规模约890亿元,三大产业的对应规模分别为450.01亿元、215.01亿元、225.01亿元,由上海国投先导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就用好先导产业母...
先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往某一战略目标方向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 主导产业:是指那些采用了先进技术、产值占有较高比重、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 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
截至5月底,经营总收入4602亿元,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营收1706亿元;规上服务业营收1347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科技服务业营收291亿元,同比增长21%。上海市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供图 新兴产业集聚 随着通用人工智能(AGI)技术的发展,“AI+”也在改变现有科学研究范式,在张江科学...
——高端制造引领功能大幅提升。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工业劳动生产率超过50万元/人,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达1.8万亿元。——自主创新策源水平显著增强。一批关键领域实现攻关突破,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持续提高,重点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5%以上。——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成效...
近年来,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截至2023年末,上海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9%,其中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6%,增速较上半年加快2.5个百分点。其中,集成电路增长20.8%。部分工业新产品产量...
目标到2025年,“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夯实,工业增加值超过1.3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以上,工业投资年均增长5%,制造业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功能地位显著增强。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工业劳动生产率超过50万元/人,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达1.8万亿元。一批关键领域...
为了更好发挥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工业行业中的支撑、引领、赋能作用,助力实现工业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工信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有这样一个产业,它具有高产值、高增长、低消耗、污染少的关键特征,被称作我国经济最具活力、最具创新的行业之一;它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期强化投资促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聚力招引“三大先导产业”。围绕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等领域,积极招引硬实力优质企业落地。对引进符合条件的零部件、原材料等集成电路装备材料重大项目和EDA等高端软件项目,给予不超过项目投资的30...
7月26日,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正式启动,包括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母基金以及未来产业基金,总规模1000亿元。自今年3月底首次官宣以来,仅4个月的时间,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即宣告落地。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将推进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本协同联动,以市场化方式链接创新资源,支持原始创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