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农坛是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景点,位于醴陵市区。先农坛原名神农殿,清光绪三十二年为祭祀神农氏而建,占地面积约950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石结构。清宣统二年(1910)至民国七年(1918)县立女子学校设在此。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醴陵地方执行委员会和醴陵县农民协会所在地。1927年1...
隋唐先农坛,又称籍田坛。坛先在隋唐京师长安城东郊春明门外,唐玄宗时移于浐水东面。坛高五尺,方五尺,4出陛,1 层。此为皇帝春正月举行“耕籍礼”春耕大典仪式与祭祀农神,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处。隋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规划布局最为规范化的一座都城。其...
来看藻井,自然也就可以游一遍先农坛了。这里的拜殿、太岁殿、东西配殿一组建筑群很气派,还有很多的与建筑相关的展览,可以去看看。 把剑长歌 潜力旅行家 5分 超棒 中国藻井艺术孤品“北京隆福寺藻井”之一的毗卢殿藻井,就在先农坛的拜殿离。藻井的视觉焦点是中间的一条盘龙,由一整块珍贵的金丝楠木雕刻而成,威震...
先农坛建筑群介绍 太岁殿建筑群 太岁殿 太岁殿,是先农坛内最大的单体建筑,又称太岁坛,由东西配殿连接太岁殿与拜殿形成四合院落。明嘉靖以前,太岁、风云雷雨、山岳海渎等神灵都在此供奉,此后则专门用来祭祀太岁及十二月将等自然神祇。拜殿 拜殿,是太岁殿建筑群的穿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前置月台,明清...
12月21日,有着560多年历史的先农坛庆成宫首次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是继今年4月18日神仓院落首次开放之后,先农坛内又一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古建筑区域。红墙绿瓦衬托出深厚历史积淀 从先农坛的东门——先农门进入,沿着石板路步行一段距离即可到达庆成宫。庆成宫建筑群坐北朝南,自南向北...
先农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先农坛,耤田,太岁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山川坛”,大体格局形成于明嘉靖年间,清乾隆时期经历较大规模重修,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先农神和举行亲耕典礼的地方。
先农坛的大门又打开了。经过半年多的修缮,先农坛里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以下简称古建馆)在7月中旬重新开张,这座明清皇家坛庙的神秘感又被冲淡了一些。先农坛祭坛进行了原装陈设复原,古建专家按照《大清会典》上的平面图,复制了八组青铜香炉,再现昔日的庄严。神厨院内的宰牲亭此前从未对公众开放,它的重檐...
先农坛,是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之一。庆成宫,不仅是先农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第一个焕新亮相的文物古建场所。经过精心的腾退、修缮与保护,庆成宫融入现代展示手段,让游客可以更好地领略这座皇家建筑的昔日风采。庆成宫原名斋宫,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是明清帝王在祭祀先农前斋戒的...
先农坛里寻访“穿草裙的龙”中国古代建筑上的纹饰也很有讲究,这些装饰不仅在形象上具有形式美感,而且古人还赋予它们一定的象征意义。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先农坛观耕台底部的琉璃座上,雕刻着一种名为“龙缠草”的纹饰,被形象地称为“穿草裙的龙”。据悉,这是只有在祭祀农神的场所才会使用的纹饰。北京古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