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未溶铁素体和先共析铁素体未溶铁素体是亚共析钢加热到Ac1-Ac3之间淬火后(即欠热淬火)得到的显微组织,为白色多角状并具有明显的晶界,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基体稍暗,微调聚焦会发现白色未溶铁素体与马氏体在同一个平面上。如图2所示为45钢760℃保温30min水淬后的显微组织形貌,其中的白色多角状相是...
先共析铁素体是亚共析钢加热到Ac3以上淬火时,由于冷却速率较慢,在晶界处先析出的白色网状组织,显微组织中往往还有黑色球团状的淬火屈氏体。 如图3所示为45钢880℃加热保温30min油淬后的显微组织形貌,由于冷却速率小于临界冷却速率,由淬火时沿晶界析出的白色细网状先共析铁...
解析 未溶铁素体是淬火温度不够或保温时间不足产生的铁素体。它呈颗粒状或块状,边界较圆滑,常呈凹陷状。而先共析铁素体是淬火冷却速度较小形成的铁素体,是奥氏体先共析分解产物,它较细薄且多轮廓,往往沿晶界呈网络状,有时其周围伴有非淬硬组织。
焊缝先共析铁素体是由于焊接过程中,焊接区域的热影响区域温度高达临界温度以上时,焊缝中的液态金属就会发生了形变,并且焊接区域中的共析相都是富含铁素体的,因此就形成了焊缝先共析铁素体的现象。 二、抑制焊缝先共析铁素体的方法 1. 控制焊接热输入 焊接热输入是影响焊缝共析铁素体的...
因此,在焊接过程中需要控制焊接电流,避免过大的电流导致铁素体数量增加。 四、钢材的成分 焊接材料的成分也会对铁素体数量的形成产生影响。如果焊接材料的成分不符合规定,铁素体的数量也会增加。因此,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也非常重要。 为了避免焊缝先共析铁素体增多的情况,焊接过程中需要...
其形成机制与钢的化学成分、冷却速率及热处理工艺密切相关,通常在亚共析钢中尤为显著。当温度降至A3线以下时,碳在γ-Fe中的溶解度降低,导致铁素体在奥氏体晶界或晶内形核并逐渐生长,形成多边形或条片状结构。 在过冷度较小时,PF倾向于沿奥氏体晶界连续析出,形成网状分布,这种形貌会显著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若...
先共析铁素体出现在热处理早期阶段。当钢从奥氏体区缓慢冷却时,在达到珠光体转变温度之前,铁素体就已经在晶界处抢先析出。这种白色块状物会改变后续组织分布,像20钢正火处理后晶界处出现的月牙状白亮区域就是典型例子。 两种组织的形成温度区间差异明显。索氏体主要在550-650℃区间形成,需要较快的冷却速度锁住碳原...
未溶铁素体和先共析铁素体 未溶铁素体是亚共析钢加热到Ac1-Ac3之间淬火后(即欠热淬火)得到的显微组织,为白色多角状并具有明显的晶界,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基体稍暗,微调聚焦会发现白色未溶铁素体与马氏体在同一个平面上。 如图2所示为45钢760℃保温30min水淬后的显微组织形貌,其中的白色多角状相是未溶...
因此,焊接人员需要根据焊接工艺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确保焊缝中先共析铁素体的控制。 【结论】 以上是几种降低焊缝中先共析铁素体的方法,掌握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焊接人员避免焊缝裂纹和变形等问题,并使焊接工艺达到更高的质量要求。焊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