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先生曰:汝来何事?学生曰:奉父母之命,来此读书”可知,学生应该明白自己的学习目的。 【点睛】 参考译文:清晨,哥哥在整理书包,准备前往学校。弟弟说:上学的时间还早,为什么不再等一会儿呢?哥哥说:上学,我们应该按时,如果再拖拖拉拉,必定会耽误上课时间。弟弟说:好吧。于是就和哥哥一起去上学。学生上学后,...
稍留乎?”兄曰:“修业当有定时。若迟迟不行,必误上课时刻。”弟曰:“善。”乃与兄偕行。 (选自《民国老课本》) 【注释】①尚:还。②盍:何不。③修业:本指读书写作。这里指(学生)在校学习。④定时 :按时,按照正确的时间。⑤善:应答之词。表示同意。⑥偕行:一同出发。 【白话对照】清晨,哥哥在整理书包,...
翻译:(哥哥说):“且不说弟弟不能砍柴,就算能砍柴,还是不能去做。”于是弟弟就赶快回家了。这应该是聊斋里面的,我以前看过,但是忘了是那篇了,不过翻译他没问题,这个很简单的古文。别说是弟弟不能砍柴,就是能砍也是不可以的,于是就很快让他回去了不管弟弟能不能砍柴,即使或许可以砍柴,尚...
时天下亢旱,苗稼焦枯,明彻哀愤,每之田中,号泣,仰天自诉。秋而大获,足充葬用。及侯景寇京师,天下大乱,明彻有粟麦三千余斛,而邻里饥馁,乃白诸兄曰:“当今草窃,人不图久,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家共之?”于是计口平分,同其丰俭,群盗闻而避焉,赖以存者甚众。及高祖镇京口,深相要...
18.卢志①于众坐问陆士衡②:“陆逊、陆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卿于卢毓、卢珽。”士龙③失色。既出户,谓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④!”议者疑二陆优劣,谢公以此定之。 【注释】 ...
解析 【解析】答:哥哥说:“且不说弟弟不能砍柴,纵 使能砍柴,还是不能去做。”于是让张诚赶快回 家。 考查知识点:翻译 思路分析与延伸: 关键点:“无论”(两个单音词),且不说。 “樵”(名作动),砍柴。 “归”(使动),让-做--- 反馈 收藏
兄曰:“获则烹。”其弟争日:“舒雁①烹宜,翔雁宜燔③。”二人争之不已,讼于社伯④。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注释】①舒雁:行动缓慢的雁。此指活动在地上的鹅。②翔雁:指飞翔的天鹅。③燔(fán):烤。④社伯:古代25家为“社”,“社伯”是社的头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
展开全部 是哥哥说的意思。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tiaoyan怪怪 2021-07-19 知道答主 回答量:7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595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兄:哥哥日:说白话文就是:兄长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8406751...
父之兄曰伯父,母之弟曰舅,兄之妻曰嫂,弟之子曰侄。亲属是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我国法律所调整的亲属关系包括夫妻、父母、子女、亲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儿媳和公婆、女婿和岳父母、以及其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古代将凡血缘相近的同姓本族和异性外族...
马曰璐 (1701年—1761年),清代诗人,字佩兮,号南斋、半槎道人,安徽祁门人。国子生,候选知州,乾隆元年丙辰(1736)与其兄马曰琯并荐博学鸿词,不就,名重一时。好学、工诗、喜结客,一如其兄。家有小玲珑山馆,富藏书,常与名士作诗画之会。两兄弟侨居扬州,经营盐业,为当地徽商巨富,捐资开扬州沟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