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碑系列的元氏墓志铭,属于北魏书法精品之作。元氏墓志系列,墓主人的身份地位都比较高,所以,其墓志书法,无论是书丹还是镌刻,都是当时的较高水平,极具代表性。《元羽墓志》为北魏书法石刻经典作品,墓主的身份为代献文帝拓跋弘之子,故而其墓志的制作,也体现了当时较高的水准。《元羽墓志》记载了墓主人的一生...
元羽墓志,是于河南省洛阳市出土的章专。责任者 [佚名]撰 年代 北魏景明2年(501)7月29日 地点 河南省洛阳市出土 拓片原物状况 石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章钰藏拓 书体与行款 正书13行行15字 装裱获得方式 数目与尺寸 1张55×51cm 题跋印记 章钰签,钤:“茗理金石文”“四当斋”...
元羽为北碑王室,因此墓石字体优美,刻工极精细,笔画方折峻厉,而亦参用圆笔,直画收笔多做悬针形,凝练端整气息足以并驾张猛龙碑,浑脱北朝粗犷之风。 魏碑《元羽墓誌》,1919年河南洛阳出土墓志高一尺八寸,广一尺六寸,景明二年(公元501年)七月刻。墓志有楷书十三行,行十五字,文辞书体均极精劲。石刻...
魏碑《元羽墓志》,1919年河南洛阳出土墓志高一尺八寸,广一尺六寸,景明二年(公元501年)七月刻。墓志有楷书十三行,行十五字,文辞书体均极精劲。石刻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立于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元羽为北碑王室,因此墓石字体优美,刻工极精细,笔画方折峻厉,而亦参用圆笔,直画收笔多做悬针形,凝练端整气息足...
北魏《元羽墓志》是北碑中极为难得之精品。刻于北魏景明二年(501年)七月二十九日。纵55厘米,横51.2厘米,厚16.4厘米。共十三行,行十五字。出土于河南洛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元羽墓志》墓志石质,志文书元羽生平。元羽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弟,封广陵王,死于景明二年(公元501年),时年32岁。
公元496年,孝文帝改革鲜卑姓氏为汉族姓氏。鲜卑皇族原姓“拓跋”,在鲜卑语中“拓”是土地,“跋”指君主。土地是万物之始,“元”在汉语中有开始之意,故北魏皇族都改姓“元”,籍贯也改为河南,元羽墓志中即按此刻写。 元羽墓志楷书,字体工整秀丽。汉代以隶书为正式书体,西汉隶书笔划很少有波势和挑法,东汉隶书逐渐...
《元羽墓志》立于北魏景明二年(公元501年)七月二十九日。志石高55厘米,宽51.2厘米。志文共13行,行15字,魏碑体书。1918年河南省洛阳市城北陈庄西出土。《元羽墓志》刻工极精细,严谨中有奔放,少有北朝粗犷之风,多见文雅之态。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墓志拓片目录》,五页。)藏拓片。《...
北魏时期的三元墓志以其优美的字体和精细的刻工而著称,这些墓志在书法艺术上具有独特价值,反映了北朝时期的书法风格和艺术成就。元羽的墓志字体工整秀丽,结构稳定,其横笔多向右上飘去,而收笔处则显得凝重,营造出一种飘逸而不轻浮的感觉。其撇和捺的书写也颇具特色,不同于唐代楷书的规范,撇低捺高的设计,...
《元羽墓志》文辞书体均极精,曾著录于《芒洛冢墓遗文四编》卷一 [1] 、《墓志征存目录》卷一 [2] 、《蒿里遗文目录·元魏宗室妃主志存目录》 [3] 、《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 [4] 、《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卷四 [5]178 、《六朝墓志检要》 [6]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金石拓本菁华》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