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 )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
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正月元旦,“夙兴盥激,吃枣糕,日年年糕”。 北方河北嘉靖时《威县志》说当地吃“蒸羊糕”。在南方,江浙的苏州、嘉定等地方志称“节糕”,明正德广东《琼台志》记载当地吃春糕:“元旦前以糯粉濈(jí)蔗糖或灰...
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
古代元旦为农历新年 元旦起源于三皇五帝之一颛顼的传说。古时曾经有四个元旦日,即农历十月初一、十一月初一、十二月初一、一月初一。我国最早的历法是黄帝、颛顼、夏、殷、周、鲁六种古历,合称为“古六历”。按照干支纪月法,一年的十二个月,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年...
“元旦”的来历 “元旦”相传起源于三皇五帝,意味着“初始之日”的这一天,顾名思义代表着一年中的第一天。 传说上古的尧舜时代,实行禅让制,在位者为公为民,很受百姓爱戴。 到大禹时,祭祀先帝尧舜,大家就把那一天当作一年之始,成为“元旦”或“元正”。
元旦起源于公历元年1月1日,西方国家将此日定为新的一年的第一天,中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将这一天定为元旦节。在中国,元旦节成为大家欢庆新年、放松身心的日子,这一天也有着丰富的来历。 一、西方的来历 元旦节最早起源于古罗马,古罗马每年1月1日举行典礼,庆祝新年的到来。在古罗马时代,新年的开始是由一位叫...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由来三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即1月1日)。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
“元旦”意即“初始的日子”,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古代的“元旦”又称为“元日”、“元辰”、“元春”、“上日”等,时间是在每年的正月初一,但正月初一具体从哪天开始算起,在汉武帝以前并不统一。夏朝的夏历以春季一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冬季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季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