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遗址公园是一个长条状的公园,从芍药居到北京邮电大学门口,每一段都有不同的风景。🚏🚏公园中间有多个地铁口穿插,比如安贞门、惠新西街南口、北土城等,交通十分方便。附近有很多商场可以购物吃饭,完全不用担心吃饭问题!很适合#citywalk ‼️‼️大家游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物保护,由于...
赵正之还抛出另一个证据:旧鼓楼大街向南延长,正穿过中山公园五色土,五色土南有许多古柏树,约金元时期种植。如果元大都的中轴在此,这些古柏正在大都丽正门北到棂星门之间的千步廊上。可是,至今没有发现记载元大都千步廊上种过柏树的文献。上世纪60年代初,赵正之患肺癌,无力写出他的研究成果。在考古学家宿白的建...
上世纪6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和北京市文物工作队联合组建的“元大都考古队”成立,十余年时间里,勘察了元大都的城垣、街道、河湖水系等诸多遗迹,如今年近八十的黄秀纯是当时考古队最年轻的队员。1368年,元朝灭亡时的一场大火,让元大都这座曾被描述为“黄金铸就”的城市沦为焦土,曾经的皇宫、御苑、圣殿、...
元大都是一座消失了的城市。它经历了时间与空间双重意义上的消失:自从洪武元年(1368年)明北伐军将元顺帝驱逐出祖传的都城,元朝就灭亡了,元大都自然也无法抗拒被废黜的命运,而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重建的,取而代之,为明清两朝作为首都所沿用。元大都更像是业已终结了的时间概念,因为其物质形式几乎全部...
元大都,或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西里尔蒙古文:Ханбалык,拉丁:Khanbaliq;即“可汗之城”,帝都之意)。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二(1368年9月14日),为元朝京师。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土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 元太祖成吉思汗建立的...
元大都中轴线出现的时间 先弄明白头一个问题:北京这条中轴线产生于什么时候。看到这样一个说法:“侯仁之先生说,大都城规划建设的起点,严格地讲就是后门桥(元时称万宁桥,俗称海子桥)。因为后门桥的选址决定了元大都全城的中轴线,这条线就是紧贴着湖泊的东岸定下来的。”按照这种说法,似乎是先有的后门桥、...
元大都大城有11座城门,南为顺承门、丽正门、文明门;北为健德门、安贞门;东为光熙门、崇仁门、齐化门;西为肃清门、和义门、平则门。城门外都筑有瓮城和吊桥。 十三世纪下半期,北京的大地上出现一座崭新的城市——大都城。它是元世祖忽必烈在1267年舍弃了残破不堪的金中都城,而以中都城东北郊外的琼华岛为中心...
4月2日,元大都遗址公园“海棠花溪”花开正盛,河道两岸繁花似锦,游客乘坐国风摇橹船欣赏“水岸花园”的美景。 本报特摄影 王彦高 4月2日,北京启幕“花开北京”赏春系列活动,28个品种5000余株海棠绽放元大都海棠花溪。本报记者 程功摄 4月2日,北京启幕“花开北京”赏春系列活动,28个品种5000余株海棠绽放元大都...
值得注意的是,元大都是一个矛盾的存在,这是座为了巩固蒙古人在中国的统治而由草原游牧民族建造的都城。大都城内有中国式的太庙和社稷坛、市井和剧场、粮仓和驻军、住宅和官府,乃至皇家宫殿,但其中却还有忽必烈移植而来的蒙古草场,以供节庆和设帐之用。在城墙外围的规划中,既有用于牧马的郊区草场,还有用于狩猎...
建成后的元大都城,是一座南北略长的矩形城垣。《元史·地理志》中记载“城方六十里”。后经勘测,元大都周长28.6公里,面积约50平方公里,与所记基本吻合。城墙辟十一门,南、东、西三面各有三门,北面有两门,民间有传说称其为哪吒的“三头六臂两足”。刘秉忠十分重视大都城的防御,城防体系包括城墙、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