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论者认为,元代山水画标志着传统中国文人绘画的最高成就,也有论者认为元代才是文人水墨画真正的起源。对于这样的一些论断当然没有必要表示全部认同,但也应该意识到,元代山水画在文人水墨画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小觑的。黄公望和倪瓒是元代山水画最杰出的代表者。倪瓒这样陈述他的创作观,“仆之所谓画者,不过...
《云横秀岭图》是高克恭山水画代表作,画云山烟树,溪桥亭屋,气韵流润,山顶作青绿横点;坡脚勾皴染赭色,用笔凝重苍浑,墨色淋漓酣畅。此画为合参米氏云山、 董巨皴染画法的典型之作,别开生面。本幅无作者款印,上有元代邓文源等题及清高宗弘历题。此画经梁清标及清内府收藏,有梁氏和清内府诸藏印,曾入《大...
元代道教盛行,表现道教题材的绘画作品为数众多,此图描绘的是晋代著名道士葛洪携家移居罗浮山修道的故事,截取了葛洪在移居路上的一段情景。画面以山水为主体,重山复岭,丹柯碧树,飞瀑溪潭,茅亭草舍,一派深秋山林佳境。全画构图繁复,但层次井然,飞瀑、山径引导观者的视线层层深入,使画面气脉贯通,虽满而不迫塞。图...
在元代山水画中,常常能看到宗教和哲学元素的融入。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在画家创作中得以表现,山水画成为表达内心修行和超越尘世的方式。同时,儒家的 “山水田园” 理念也影响着画家创作,使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例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画面中蕴含着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道家的顺应自然和儒家的山水田...
重江叠嶂图为元代山水画,作者为我国元代大画家赵孟頫,是赵孟頫少量存世的作品之一,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相关星图 查看更多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馆藏文物 共1492个词条7.1万阅读 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
曹知白 枯树图 黄公望 山水图页 曹知白 水村图 卷 佚名 寒江待渡图 佚名 林亭秋色图 佚名 寒林归樵图 黄公望 快雪时晴图 赵原 陆羽烹茶图 姚廷美 雪山行旅图 赵雍 秋林远岫图 陈汝言 罗浮山樵图 高克恭 夏山过雨图 方从义 武夷放棹图 方从义 云山图 曹知白 寒林图 曹知白 疏松幽岫图 曹知白 雪山图 方从...
他们在继承南宋以来士夫画重写意抒情及诗书画印结合的传统基础上,将皴笔的组织与笔墨的运用,演变成一种静观顿悟下的新的文化图式,成为淡泊明志与生命意韵的价值体现,从而使水墨写意山水发展成元代绘画的主流。 元 赵孟 《调良图》 元代优秀的山水画家众多,有元初文人画领袖人物赵孟,有影响了整个山水画坛的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以横幅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秀丽的山光水色。峰峦坡石随势...
元四家指元代山水画的四位代表画家,元四家的画风虽各有特点,但都是从五代董源、北宋巨然发 展而来,重笔墨,尚意趣,画中结合书法诗文,是元代山水画主流,对明清两代影响很大。关于元四家,主要有二说:一说指赵孟睥吴镇、黄公望、王蒙四人,见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附录》。二说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