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书领域,鲜于枢早年以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为宗,打下了深厚的二王谱系草书功底。不仅如此,他的草书,还很好地整合了诸多章草的元素。今草的源头在章草,鲜于枢在二王小草中增加了大量章草元素,同样也是元代书法“复古主义”的具体体现。在鲜于枢流传于世的墨迹中,也有大量是他的自作诗文。这些自作诗文的书法...
与此同时,画中的书法用笔,在崇尚古法思潮的影响下,也越来越被人重视。赵孟瞰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这种观点可视为此时画家自觉地将书法融入绘画用笔的代表。绘画上的题跋与以书法入画的风气,使元代书法与文人画紧密结合起来,并对后世的书法发展产生了积...
以鲜于枢为核心的书画鉴藏圈,以赵孟頫为核心的书画文人圈,提倡复古,影响后世,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斐然! 《浙江书法大系·元代卷》上下两册,99位书家,近300件书法作品,几乎涵盖了整个元代书法史! 《浙江书法大系·元代卷》 沈浩 主编 ...
下面选择七位比较少见的书法作品,供各位书友欣赏之用一、边武元 边武 行书《龟虽寿》作品鉴赏边武书迹甚稀,所知可信作品仅为上海博物馆藏《行书七绝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千字文册》,及本件行书《龟虽寿》。 本件尺幅大,保存精善。 是元代书法中罕见之作。
元代邓文原书法:与赵孟钍于枢齐名,尺牍书写风格对后世有影响 文/杨中涛 邓文原(1258-1328年),元代知名书法家,字善之,一字匪石,人称素履先生,绵州(今四川绵阳)人,迁寓浙江杭州。因绵州古属巴西郡,后世将邓文原尊称为“邓巴西”。由于巴西郡的名称,正好与南美洲国家巴西(Brazil)的中文译名相同,因此又...
看似寂寂无闻、冷冷清清的元代书法,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研讨的课题。 奇葩一|赵孟 赵孟是元代最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本传讲,“孟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赵孟终生好学,遂集前代诸家之大成。诚如文嘉所说:“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其代表作品有仇锷墓碑铭、汲黯传、福神观记...
由上述出生时间对比我们可知道,张雨可以说是元代中期书法实践的代表人物之一。元代也是文人书法的中兴时期。元代书家的组成,有名臣、文学家、诗人、画家、高僧和道长等等,他们流传到今的尺牍和文稿墨迹,绝大部分是同友人唱和的诗歌内容。这些书家都是“多面手”。张雨同样也是如此。他不但精通绘画,而且对于书法、...
从整体上看元代书法,主要呈现出以下的几个鲜明特点: 第一,主张复古,以元初的赵子昂为首的书法家认为宋代的书法已经走到末路,唯一的成就就是因为政治的开放,使书法家能够随心而写、随心而发,为明代草书名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第二,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元朝统治者用武力征服了汉族,而汉族却在文化上征服了少数民族...
在启功先生看来,元代出了赵子昂这位书法家,是好事也是“不幸”,这是因为唐代有欧阳询、虞世南,两宋有苏轼、米芾,他们影响力虽大,但这两朝仍是百家争鸣。而元代则不是:“赵松雪出,天下从风,虽其同侪,俱受熏染……元人之不为松雪所者,屈指计之,仅五六人”真正的书法行家,不过是柯九思、倪瓒、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