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的资料中,对僧诠的事迹也有一些记载,可以补僧传之不足。 湛然认为,僧诠是梁武帝派到摄山向辽东僧朗习三论的十人之一,而且是唯一学成的一位,“梁武帝敕十人,止观诠等,令学三论,九人但为儿戏,唯止观诠习学成就”。④这也许也是为了...
僧诠 首页>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关键字: 摘自:佛学大词典 南朝梁代三论宗僧。又称止观诠。籍贯不详。梁武帝天监十一年(512),敕与僧怀、慧令等十人,往摄山止观寺,随从僧朗研习三论之义理,十人中唯独师得其法。当时成实之学盛行江南,三论之风不振,师乃继嗣僧朗,住止观寺,大兴其道,故后世称僧朗与僧诠...
南朝梁代时期,活跃着一位著名的三论宗僧侣,名为僧诠,亦称止观诠。他的具体籍贯和生卒年份不详。僧诠早年研习《成实论》,并在梁·天监十一年(512年)受武帝之命,与僧怀、慧令等十人一同前往摄山止观寺,师从僧朗学习深奥的三论义理。在这群人中,唯独僧诠得以掌握精髓,他的学术造诣进一步扩...
县令阮尚之将僧诠葬在白土山郭文举之墓的右侧,就像将东汉高德名士梁鸿葬在要离之墓旁一样。特进王裕及高士戴颙,来到僧诠墓地为他刻石立碑,唐思贤造文,张敷作了诔文。 原典 释僧诠,姓张,辽西海阳人。少游燕、齐,遍学外典。弱冠方出家。复精练三藏,为北土学者之宗。后过江止京师,铺筵大讲,化洽江南。吴郡...
僧诠南朝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出张氏。 辽西海阳人也。 少以博学。 游燕齐间。 毁衣冠为沙门。 通贯经论。 后过江。 讲演。 名动京师。 吴郡张恭。 请居闲居寺。 晚憩虎丘寺。 诠先于黄龙国造丈六金像。 又于虎丘造人中金像。 清确自守。 居无储畜。 平昌孟顗。 于馀杭...
乃于此山止观寺僧诠法师,(左冫右食)受《智度》、《中》、《百》、《十二门论》,并《华严》、《大品》等经,于即弥纶藏部,探赜幽微。义吐精新,词含华冠。专门强学,课笃形心。可谓师逸功倍,于斯为证。 永定二年十一月,奉敕入京住兴皇寺,镇讲相续。所以《华严》、《大品》、四论文言,往哲所未谈,后进...
探访千年古寺,感受高僧僧诠的智慧与宁静。,于2024年12月29日上线。西瓜视频为您提供高清视频,画面清晰、播放流畅,看丰富、高质量视频就上西瓜视频。
鸠摩罗什——僧肇……僧朗、僧诠——法朗——吉藏。三论宗的主要思想包括主张诸法性空、无相之说以及八不中道等理论。由于吉藏曾经于儿时拜见过真谛其后又直接或间接学习到一些摄论学派的思想因此摄论学对三论宗思想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概括来说三论宗对摄论学派思想的继承和批判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唯识无...
百度试题 题目下列属于华严宗的高僧有: A.智俨、宗密B.僧朗、僧诠C.慧沼、智周D.湛然、知礼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 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