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座法师开题完毕,僧苞刚欲问难,高座法师就抢先发问:“这位客僧叫什么名字?”僧苞答:“名叫苞。”高座法师又问:“能完全'苞’住什么?”僧苞答:“高座法师这些人,也都可以'苞’住。” 两人以僧苞的名字——“苞”的字义,互相反诘,往复数番,所言都是先贤的聪明才智所想不到的。最后高座法师无话可说...
摘自:历代名僧辞典 - 顾伟康编 释僧苞。京兆人。少在关受学什公。宋永初中游北徐。入黄山精舍。复造静定二师进业。仍于彼建三七普贤斋忏。至第七日。有白鹄飞来集普贤座前。至中行香毕乃去。至二十一日将暮。又有黄衣四人。绕塔数匝忽然不见。苞少有志节加复祥感。故匪懈之情因之弥厉。日诵万余言...
释僧苞,京兆人,少在关受学什公。宋永初中游北徐,入黄山精舍。复造静、定二师进业,仍于彼建三七普贤斋忏。至第一七日,有白鹄飞来,集普贤座前,至中行香毕乃去。至二十一日将暮,又有黄衣四人,绕塔数匝,忽然不见。苞少有志节,加复祥感,故匪懈之情,因之弥厉。日诵万余言经,常礼数百拜佛。
晋彭城郡释道融 晋长安大寺释僧䧂 27 2022-12 10 晋吴台寺释道祖 晋庐山释昙悒 21 2022-12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 1553 1899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1卷) by:山野伍樵夫 112.7万 苞公歪传 by:厚的啊 38.1万 1425摩诃僧祇律(40卷) by:山野伍樵夫 ...
此时讲经僧俗混杂,座中者可出疑谘问法师,实际上等如都讲。而听众素质参差不一,法师需 “妙辩不穷,应变无尽” ,据对象、问难不同,作出解说。其中遂不乏随俗就便处,使讲经偏离宣佛正轨,机巧层出,世俗趣味浓烈。《高僧传》卷七《僧苞传》云: 后东下京师,正值祇洹寺发讲。……高座出题适竟,苞始欲措言,...
僧苞于宋文帝元嘉年间去世。 当时,瓦官寺还有一位叫释法和的僧人,也因精通数论而享誉当时,被送高祖所器重,下令任他为僧主。 原典 释僧苞,京兆人,少在关受学什公。宋永初中游北徐,入黄山精舍。复造静、定二师进业,仍于彼建三七普贤斋忏。至第一七日,有白鹄飞来,集普贤座前,至中行香毕乃去。至二十一日...
释僧苞,京兆人,少年时曾在关中师从鸠摩罗什大师学习。宋武帝永初年间,到了徐州,住在黄山精舍,师从慧静和定法师学习。 曾设立一次三七普贤斋忏,第一个七日时,有白天鹅飞来,在普贤像座前,直到敬香礼毕才飞走。三七日时,又出现四个黄衣人,绕塔几周后,忽然不见。僧苞少年就有志向佛,持守戒律,再加上这祥瑞的感...
释僧苞,京兆人,少在关受学什公。宋永初中游北徐,入黄山精舍。复造静、定二师进业,仍于彼建三七普贤斋忏。至第一七日,有白鹄飞来,集普贤座前,至中行香毕乃去。至二十一日将暮,又有黄衣四人,绕塔数匝,忽然不见。苞少有志节,加复祥感,故匪懈之情,因之弥厉。日诵万余言经,常礼数百拜佛。
僧苞 僧苞,晋、宋间僧人。人物生平 据《高僧传》卷七载,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少出家,从鸠摩罗什受学。日诵经万余言,常礼佛数百拜。后东下京师(今江苏南京),常在祇洹寺开讲众经。与王弘、范泰、谢灵运等交好。宋元嘉(424-453)中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