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柏翠,福建省上杭县蛟洋镇人,1896年出生于地主家庭,1914年东渡扶桑,留学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和后来的国民党高官居正、胡汉民等均是校友。在东京曾受孙中山接见,并参加了中华革命党。毕业回国后,投身于辛亥革命,成为国民党左派分子。这些经历,为傅柏翠在国民党内积累了较深厚的政治资源。由于法律科班毕业的缘故,傅柏...
在上杭,傅柏翠虽然是最早一批的同盟会成员,但和当时的许多人一样,地方的政局动荡也令他一度失去了对这个组织的信心,1923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以使它再度焕发活力,随后傅柏翠也出任上杭县临时参议员,并以律师身份,把上杭的两大贪污案公之于众,一时间,傅柏翠在家乡名声大振,痛恨他的官僚豪绅则咒骂他是喜好...
1932年,傅柏翠得到毛泽东正率领红军前往闽南的消息,此时的傅柏翠知道自己和毛泽东已经是阵营不同,就算往日情谊还在,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古论今,吟诗作对了。于是,为了防止二人刀剑相向,傅柏翠前往福州“避难”。当毛泽东率领红军,经过傅柏翠的这片无人干扰的“世外桃源”时,得知傅柏翠的良苦用心...
在分完田地,调动农业生产积极性后,傅柏翠又从社会治安、教育、社会保障、服务业和工业上全方位推进乡村建设:教育方面:他创办《古蛟报》、开办平民学校、举行农民夜校和农村教育社;1938年,傅柏翠修建的古蛟,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这个3000人的村子走出1000名大专以上毕业生 社会治安方面:在古蛟地区推行义务兵役制度,...
我以为,傅柏翠生平留下最有影响而复杂的,也是对他评价需要厘清的一段历史,是他在1927年9月加入中共,1929年10月自行脱党,到1930年12月被中共开除党籍,1931年3月被诬为“社会民主党”领袖,1931年5月公开宣布反共,“改易旗帜”,率部投靠国民党阵营。这将近4年...
傅柏翠,1896年出生于福建省上杭县,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1914年,她加入了中华革命党,并与同盟会紧密相连。在日本东京政法大学完成学业后,傅柏翠在1927年8月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她担任过中共上杭北四区支部书记、区委组织部部长等职务,还曾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闽西第七...
1929年7月,傅柏翠随毛泽东到蛟洋文昌阁出席中央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被选为以邓子恢为书记的中共闽西特委军委委员。傅柏翠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扩大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深受红军将士的赞许。毛泽东称他为“看起来是文质彬彬的书生,实是能打仗的猛将”,尊称他为“闽西傅先生”。但让人扼腕叹息...
傅柏翠,1896年出生于福建上杭县蛟洋村富家,7岁上私塾。1911年考入福建高等预科学校,同年加入同盟会。1914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法政科。1917年毕业后回家乡,在军阀混战中组织民团(后改农民自卫军)保卫地方。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发动闽西暴动并任红军总指挥。1929年迎接朱毛红军入闽,任红四军四纵队司令和前委...
傅柏翠(1896年—1993年),福建省上杭县人。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参加同盟会。毕业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现东京都法政大学)。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上杭北四区支部书记,区委组织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闽西第七军第十九师第五十五团团长、红四军第四纵队司令员、政治委员、闽西...
闽西历史上有一个和俞亦秀类似的人,名叫傅柏翠。傅柏翠也曾烧房契,将自己的财产进行分配。傅柏翠,原名傅钟灵,字伯翠,是中国现代民主革命家、革命烈士,杰出的闽西农民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傅柏翠出生于福建省上杭县蛟洋村的一个大地主家庭,他的父亲是当地的乡绅,家中每年可以收租四千担米谷。傅柏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