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上下册)上探旧石器时代,下至1912年清帝退位,凡六十余万言。文字浅近平易,不做繁征博引,叙说清晰,见解持正,数千年中国史事之此伏彼起,重要节点,前因后果,俱在目前。意在...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 傅乐成, 1922年~1984年, 史学大家傅斯年之侄,台湾著名史学家,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
傅乐成,字秀实,傅斯年之侄,1922年出生于山东聊城,1984年病逝于台北。家学渊源,文史兼修,好古文,善唐诗,喜绘画,熟《文选》,精《通鉴》。著有《隋唐五代史》《中国通史》《汉唐史论集》《时代的追忆论文集》《中国史论集》和《傅孟真先生年谱》等。其中《汉唐史论集》为史学名著,《中国通史》更是广受赞誉,被视...
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中说:”在此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此“中国”二字有了
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中说:在此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X围和实际的组织;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促使此处“中国〞概念变化的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 相关...
《(傅乐成主编)中国通史-明清史》,作者:(傅乐成主编)中国通史-明清史姜公韬 著著,出版社:九州出版社,ISBN:9787510800627。“**修订版” 台湾继钱穆之后*有成就的历史学家傅乐成领衔主持。 台湾、香港地区以及东南亚
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中说:在此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促使此处“中国”概念变化的是()A.分封...
在傅乐成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有如下记载:“东汉大约有八十年稍安的局面。其余时间的农民,莫不时时处于破产沦亡的危机之中。贫民最多的时代,尤以东汉为甚。根据史籍记载,东汉诸帝,无一不忙着赈济贫民……”材料主要反映了东汉 A. 国家税源枯竭 B. 政府无力从事农村救济事业 C. 农民赤贫化的程度加深 D. 国家的...
中国通史(上下册) 作者:傅乐成著 出版社:贵州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8 版次:1 ISBN:9787545601237 定价:68.0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709页 字数:600千字 内容简介: 《中国通史(上下册)》为我国历史事实与演进过程的一个简要叙述,意在使读者对中国历史有一个比较清楚而客观的概念。重心有...
当初在吕思勉和傅乐成这两位大家写的中国通史中挑选,看评论说吕思勉的有点偏古文的,所以就选了傅乐成这一版(贵州教育出版社2019版)但事实上读下来,傅老师的文风也有古味儿,好多陌生的地方读起来也不轻松,我有大量的跳读,也有很多通过听书的方式“读”过去,所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