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诗唐代:孟郊 饿犬齰枯骨,自吃馋饥涎。今文与古文,各各称可怜。 亦如婴儿食,饧桃口旋旋。唯有一点味,岂见逃景延。 绳床独坐翁,默览有所传。终当罢文字,别著逍遥篇。 从来文字净,君子不以贤。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
譬如,前文所述《读黄庭坚诗给女儿取名》:“鲁直气骨月分明,默忍二言尤透情。因爱浮沉忧乐句,女儿名字取诗鸣。”五、六年后作者觉得当时那几句意犹未尽,于是再用山谷情怀和诗鸣句意,写了《有感于为女儿取名》:“当年不识谶言灵,脱口吟来小女名。世事果真今应验,随时忧乐以诗鸣。” 仍以上文提及的晏殊《...
偷诗原文: 饿犬齰枯骨,自吃馋饥涎。今文与古文,各各称可怜。亦如婴儿食,饧桃口旋旋。唯有一点味,岂见逃景延。绳床独坐翁,默览有所传。终当罢文字,别著逍遥篇。从来文字净,君子不以贤。 诗词作品: 偷诗 诗词作者:【 唐代 】 孟郊 ...
1011 1 6:09 App 【昆曲】龚隐雷老师拍曲《玉簪记•偷诗》[绣带儿] 24 -- 1:07 App 喜欢这首音乐,喜欢这段舞,没学会的学起来 521 -- 29:17 App 【昆曲】龚隐雷《牡丹亭·幽媾》 7 -- 0:15 App 【昆曲】每个年龄段有不一样的美!💐 4 -- 7:57 App 【昆曲】听听戏 263 -- 8:...
潮剧《偷诗》 广东潮剧院一团 作曲:李廷波 演唱: 吴奕敏:陈妙嫦 陈晓丽:潘必正 西风别院夜无眠 黄花开遍不闻香 鸿雁不知人意懒 白云堂前一行行 比翼长空了无份 好教人 好教人愁绪平添 奴家妙嫦 因避兵祸与母失散 寄迹女贞观中 苦守清规已经数载 前日晤见 师父侄儿潘必正 ...
古时的“偷诗”艺术形式多样,其中张怀庆的故事尤为典型。唐人张怀庆以“偷”为名,将李义府的诗句稍加改造,如“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变为“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仅改动8字,展现了巧妙的才情。还有一种“偷”,是直接引用前人诗句,古人有言“古今贤者都是贼”,如刘翰的《...
昆曲剧目《偷诗》取材于全本《玉簪记》的一折,讲述了书生潘必正与尼姑陈妙常之间微妙的情感纠葛。潘必正趁陈妙常熟睡之际,偷得她的一首小诗,从中感悟到妙常对自己的深情,决定以诗为证向她表白,二人在宗教束缚下,最终决定打破界限,许下白头之盟。该剧由两岸艺术家联手献演,画面引人入胜。其中,...
📚书名:《偷诗歌的人》 📮作者:曹韵🍃这本书是一本轻柔的诗集,封面上写着:“生活中偷来的诗歌,一些温暖影影绰绰。”虽然平时不太读诗集,因为总觉得诗歌是极私人的,但这本书的语言轻柔温暖,像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的光斑,影影绰绰。🍃它的情感不会让你崩溃大哭,语言也不会让你惊为天人,更像“明月松间照...
孟郊这首《偷诗》写出了偷诗的况味,一语道破唐人偷诗的天机:当诗人“绳床独坐”,搜肠刮肚下笔困难犹如饿犬啃枯骨饥馋难忍婴儿吃甜桃欲罢不能时,只能“默览有所传”,或移花接木偷其语,或隔空吸功偷其意,或借力打力偷其势(即写法),以“别著逍遥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