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注并接纳孩子的情绪:未被妥善安放的情绪,不会消失,而是会在孩子心中郁结,终有一天会以更加激烈、意想不到的方式爆发出来。接纳并疏导孩子的情绪,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并提供及时的帮助。 2、引导孩子记录、体验自己的情绪:记录情绪是情绪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简单来说,就是...
于是,当孩子向家长诉说自己的烦恼的时候,他们不屑于去听,很干脆地打断孩子,指出孩子的错误,给孩子出主意……致使孩子非常反感。 蒙台梭利说: “永远不要站着和孩子说话。”很多时候,父母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总是会有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这样是不对的,作为父母我们要主动倾听孩子...
所以,大人想做孩子,不是羡慕他们的幼稚和年轻。而是羡慕小孩子的简单。难过就是难过,难过了哭。快乐...
要想孩子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首先做父母的自己要保持乐观情绪。因为孩子是不可能总是按照父母说的那样去做,但是肯定会仿照父母的做法去做的。其实,仔细观察,每个孩子身上多会多多少少都会带有自己父母的影子。因此,父母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如果父母整天抱怨、悲观,想想你的又怎么会觉得快乐?在生活中,父...
这一段话,读来令人泪目:“人活着,真的很累,好想跟生活请个假,不做谁的父母,不做谁的儿女,不做谁的伴侣,只是单纯地做自己。没有任何顾忌,不用层层伪装,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做一回小孩子,不问世事,只管开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随心所欲的活一次,毫无顾忌地玩一回!”其实,每一个成年人活...
一、站在孩子身后的意义 站在孩子身后,不仅仅是一种物理上的守护,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和力量的传递。正如犯罪学家李玫瑾老师所说,当孩子遭遇霸凌或伤害时,如果有人站在他身后,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力量、安慰和安全感。这种站在孩子身后的行为,可以是家长的关爱,老师的教导,社会的关心,甚至是每一个成年...
孩子应该尊敬和顺从父母。乍看上去,这似乎不过是一个特别细碎的老生常谈而已,但对孔子而言,它的含义十分深远。比如说,他认为孩子不仅要顺从父母,还要尽可能与父母同住。“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第四,19)。更极端的,他认为孝悌应该超越死亡的界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里仁第四...
教育必定会对孩子提要求,但应以尊重为前提。教师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凡事多与孩子们商量;要尊重孩子的差异,关注孩子能力、气质、家庭背景、学习方式的不同点,引导孩子形成不同的个性。在出台规则时,要充分考虑可能有谁做不到、该如何应对,避免伤害个别学生,又避免让自己下不了台。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免不了会犯...
其实,要想同孩子心心相印、达到教育之目标,必须从学会倾听开始。但现实情况是,随着学校班额的增加,老师受条件所限,很容易忽略“倾听”环节。特别是,加上教学的统一化以及琐碎的日常班级管理,导致了老师的“命令式”工作方法,要求多于说理、规矩代替沟通,师生间最终形成了主动与被动的管理关系。如此情况下,...
和所有父母一样,在孩子日复一日的成长中,我们体会着点点滴滴的感动与喜悦。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和孩子成为好朋友也不失为陪伴的一种好的办法。比如,和孩子一起玩游戏、识字类游戏、讲故事;和孩子一起学习、学拼音、学唱歌、学钢琴、学英语;和孩子一起购物、一起品茶、一起旅游、一起做家务,等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