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内经课笔记(43) - 玉机真藏论篇之五:逆四时之脉、五实五虚 十九-11、逆四时之脉 原文: 黄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此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 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
时生恐惧,呼吸浅短,腹中郁闷不通畅感,可针刺足厥阴肝经之经穴来治疗。 课堂笔记: 1.刺疟论这一篇讲的是如何用针刺的手法来治疗疟疾。治疗时要分经辨证,搞清楚它是哪一条经络出现问题。 足太阳膀胱经 2.“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刺郄中出血。”足太阳...
如果诊脉发现肝弦与肾沉二脉并至,病人面色青又红,则必有内伤出血但外不见血;若是外伤有出血,病人如此,必是病人伤后浴冷水以湿滞中焦不去也。 课堂笔记: 1.“有故病,五藏发动,因伤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故病就是久病。久病会令五臓都会发动,因伤色脉。这一段讲的是怎么样区分久病和新病。
朋友圈都在疯传的倪海厦彩图《神农本草经笔记》,一口气看完(完整版) 北京崇文中方中医医院名医馆 2024年11月13日 17:01 北京 ©北京中方名医馆 长按下方微信二维码免费咨询专业中医 微信号|zfyy0030 [免责声明]:内容源于网络,版...
倪海厦之黄帝内经笔记(中册) 人纪系列黄帝内经(中册) 1、肝太过,令人善忘,常常头晕甚至晕厥,实则泄南补北,母能令子虚;肝气不及则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苦满、胸痛彻背。不及,子能令母实。 治症大原则:实则泻其子、虚能补其母;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
[倪海厦取穴]神阙(灸)、温溜[问题]盲肠炎_阑尾炎[倪海厦取穴]阑尾、天枢、中脘、关元、足三里、肘尖(灸)[问题]疝气[倪海厦取穴]隐白、肝俞、大敦(对侧)、行间[问题]水肿[倪海厦取穴]水分、三阴交、地机、阴陵泉、水道[类别]肺·呼吸·太阳[问题]肺癌[倪海厦取...
《黄帝内经》里,蕴藏着滋养身心的大智慧! 有道是: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内经养天年。 倪海厦是当代少见的五术兼备的旷世奇人,被誉为中医鬼才,他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来讲《黄帝内经》,由浅入深,简单易懂。 因内容太多 部分内容截图如下
1.“失枕在肩上横骨间。”治疗落枕,我们在针灸课时讲过最简单的方法。即病人头朝床位,保持头不动的姿势慢慢躺平,不要枕头,然后慢慢把头移到床的外面来,脑袋自然垂下,等个三五分钟以后再回来,这样落枕就好了。(详见倪海厦针灸课笔记(11)- 手阳明大肠经之五-7 、曲池与手三里穴) ...
本次笔记整理自:倪海厦内经课笔记(05) - 生气通天论之神魂魄、风、积、两仪生四象、阴平阳秘、伤寒与温病、五味 本人也是初学,下面是自己在学习内经过程中一些笔记,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到与我一样的初学者。 笔记 3.“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魄汗就是肺里的汗,气烁就是很干燥。不正常的汗总出个没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