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99年,这种分歧达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在一次关键的董事会会议上,讨论集中于是否继续支持倪光南的芯片研发计划。经过激烈的辩论,最终董事会决定不支持倪光南的计划,理由是该计划的风险与投入与公司当前的财务状况和市场策略不符。这一决策直接影响了倪光南在联想的地位,不久后,联想对外发布公告,正式解聘倪光南...
联想汉卡成功后,倪光南别出心裁的创造了联想286微机,在展会中一鸣惊人,当众人沉浸在喜悦中时,只有倪光南看到了危机。 计算机中最重要的芯片依旧被美国把持,没有自己的芯片,中国就很难实现弯道超车,追赶世界前沿技术。 自此,倪光南始终心心念念着自主研发中国芯,但直到他被解聘,这项计划也依旧没能实现,作为一个科学家...
倪光南与他进行争吵,说如果想要联想发展到更好,就必须将技术研发出来后再赚钱。在争吵了一年多之后,1995年6月30日终于有了结论。在联想集团大楼楼内,柳传志召集了所有董事及中上层领导,气色凝重颤巍巍地拿出手稿,说要宣布一件事。他一开始便开始哽咽,列出了倪光南所做的贡献,表示两个人感情深,但意见不合无...
倪光南,男,出生于1939年8月1日,浙江宁波人,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主要奖项有: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 关注话题 管理 分享 百科 讨论 精华 等待回答 ...
1983年末,倪光南放弃了自己在加拿大的一切,毅然决然地回到中国。纵使在加拿大的工作、生活十分理想,倪光南却从未有一刻忘记自己当年对祖国的承诺。在加拿大学习期间,倪光南只将少部分的工资留作己用,其他薪资则存储起来。回国前夕,倪光南将他们尽数拿出,购买了国内没有的高科技设备。正如众人评价:“在海外用私人资金...
倪光南:推动中国数据存储产业链发展 为数字中国建设保驾护航 倪光南(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一直从事计算机及其应用的研究与开发,参与研制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19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展汉字处理和字符识别研究,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联想集团首任...
首先,倪光南要求不做官。这一要求表明他希望能够脱离传统企业中可能存在的官僚体系,更专注于技术和产品本身,而不是职位上的权力或形式上的荣誉。其次,他要求不接受采访。这一点可能是为了避免过多的公众关注和媒体干扰,让自己能够更安静地致力于研发工作,毕竟技术研发需要大量的专注和深思。最后,倪光南的第三个...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对话]倪光南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选集 更多 《对话》 20250329 中国创新的全球吸引力 《对话》 20250322 民营经济:创新向未来 《对话·创新中国行》 20250321 走向更高峰 《对话》 20250308 春来启新程: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
1995年6月30日,联想集团召开了一场特殊的内部会议,中层以上管理者全部参与,柳传志在台上悲伤地宣布解除倪光南院士在联想的总工兼董事之职。讲话完毕后,倪光南起身,默默鞠了一躬,随后转身离去。这场会议,走出了自主创新、研发技术的联想,留下了深陷市场争夺战的联想。初出茅庐1939年,浙江宁波战火纷飞,人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