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行为侵害了党员干部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甚至引发权钱交易,必须严肃查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九十九条规定了对违规借用、违规借贷行为的处分,为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相关违纪行为提供了依据。实践中,在认定相关违纪行为时需要把握哪些要素?如何判断党员干部民间借贷行为是否...
向平:《关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第四条明确,“民间借贷中,出借人的资金必须是其合法收入的自有资金,禁止吸收或变相吸收他人资金用于借贷。”据此,党员干部出借资金的来源应当是其本人或家庭合法收入的自有资金,如果出借资金来源...
关联企业间借贷一般指企业集团内单位(含企业集团)之间 1、自2019年2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企业集团内单位(含企业集团)之间的资金无偿借贷行为,免征增值税。 【政策依据】 (1)《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养老机构免征增值税等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20号) (2)《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延长部分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
因此,在认定民间借贷行为的效力时,一般只要从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借款行为合法,即可以认定有效。 其次,借款合同生效问题,《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明确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 由此,民间借贷合同是实践性合同,即借贷合同的生效是以出借人给付钱款为前提条件的。实务中,按照民间借...
导读:不受我国法律保护的借贷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1、借贷进行非法活动。2、非法金融业务活动。3、非金融企业以合法借贷掩盖的非法金融活动。4、企业之间的借贷合同。5、明为联营实为借贷的合同。6、违背真实意图的借贷关系。7、高利贷利息。哪些借贷行为是不受保护的 哪些借贷行为是不受保护的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
借贷行为涉嫌犯罪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借款人或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并不当然导致民间借贷合同无效。人民法院应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及《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十四条等规定,综合判断合同效力。本案中,原告依据借款合同出借款项的行为并未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
向平:《关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第四条明确,“民间借贷中,出借人的资金必须是其合法收入的自有资金,禁止吸收或变相吸收他人资金用于借贷。”据此,党员干部出借资金的来源应当是其本人或家庭合法收入的自有资金,如果出借资金来源不合法,可...
(3)企业因生产、经营的需要在单位内部通过借款形式向职工筹集资金签订的民间借贷合同有效; (4)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生效的判决认定构成犯罪,民间借贷合同并不当然无效,而应当根据合同法第52条和本司法解释第14条规定的内容确定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
1. 借贷进行非法活动,如明知借款人用于赌博、贩卖假币、贩卖毒品、走私等非法活动,其借贷关系不受法律保护,还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处罚。 2. 非法金融业务活动,非法的金融业务活动也不受法律保护。 3. 非金融企业以合法借贷掩盖的非法金融活动,如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等,应当认定为无效行为。 4...
向平:《关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第四条明确,“民间借贷中,出借人的资金必须是其合法收入的自有资金,禁止吸收或变相吸收他人资金用于借贷。”据此,党员干部出借资金的来源应当是其本人或家庭合法收入的自有资金,如果出借资金来源不合法,可能涉嫌其他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