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邦古茶山,为古六大茶山之一;其释名,“有茶树、水井之地”。倚邦茶山的中心大镇是倚邦街,亦称倚邦,明代称磨腊倚邦。 倚邦的兴衰史清朝初中期是倚邦茶文化的鼎盛时期。在当时,倚邦以“七子饼茶”而闻名,而倚邦的曼松茶被指定为皇帝的专用茶,朝内每年都会入贡巨量贡茶。可以说,倚邦引领了古六大茶山的茶叶...
除此之外,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到来时,倚邦的各族人民也会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进行庆祝。同时,倚邦既有传统的木质结构的汉族建筑,也有傣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古老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古代茶叶贸易的重要通道,穿越倚邦,连接着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如今,茶马古道已成...
印级倚邦普洱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倚邦村的特产。倚邦茶山的茶叶香气轻柔、刺激性较低,口感甘醇顺滑,味醇清香,喉韵甘润持久,苦涩度低,但经过时间陈化后,茶叶韵味也比较厚足。产地 倚邦茶山的中心大镇是倚邦街,亦称倚邦,明代称磨腊倚邦,傣语译为有茶树有水井的地方。明隆庆四年(1570年)车里...
倚邦,源自---于傣语,意思是:有茶树有水井的地方。当然,对于我们茶友来说,倚邦,已然是一种茶的名字,也是馥郁花香的代表。提到倚邦,让人随即联想到大黑山,大黑树林,猫耳朵,曼松等等顶级茶。我们都知道,易武(准确应该说是勐腊,但现在大家习惯把古六山都归到易武名下)古六山为:倚邦,易武,蛮专,革...
倚邦是古六大茶山之一,倚邦茶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象明乡东部,东邻曼撒、南连蛮砖茶山、西接革登茶山,北接勐旺乡。 倚邦,一词来自于傣语,意思是:有茶树有水井的地方。倚邦茶山有傣、哈尼、彝、布朗、基诺等少数民族在此居住种茶,在明代初期已有连片茶园,种茶、制茶历史悠久。
倚邦茶蜜香为主,基本没有苦底,涩感微微有一点,但可以化开回。倚邦古树茶的口感素以滋味浓厚、香高馥郁、苦涩味轻、回甘爽口而著称,自古就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倚邦是小叶种为主,芽头较小,条索较短细,汤色黄绿,滋味苦中带甜,涩显于苦,汤质饱满,回甘快且较长久,香气明显,山野韵凸现,杯底留香...
倚邦茶叶,历史上以圆茶畅销本省及四川,后又转销越南、香港一带,年产千担左右。到民国24年(1935)因英、法帝国主义提高关税,茶商无利可图,茶叶卖不出去,茶园荒芜已达十多年。倚邦较早的茶号为宋云号和元昌号,创立于光绪年间(1875-1908)制作的茶叶,专销四川。民国初年到民国十年(1911-1921)茶号...
倚邦傣语意为“有茶树、有水井”的意思。倚邦茶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象明乡东部,北接景洪市勐旺乡,南连曼砖茶山,西接革登茶山,东邻易武,居于普洱茶古六大茶山通往普洱府属思茅厅要津、接合部,是滇藏茶马古道源头的中心枢纽。明隆庆四年(1570年)车里...
据《普洱府志》中记载,倚邦的曼松茶被指定为贡茶。这让倚邦茶声名远播,因此,有了“吃曼松、看倚邦”之说。曼松是倚邦古茶山本地最好的茶,顶级的生普,曾是皇帝指定的贡茶,现是大多数茶友触不可及的珍品,即便有钱,也不一定能卖到。根据云南省图书馆馆藏资料,倚邦至少在清代乾隆末年已有茶号。倚邦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