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缨木属(学名:Pierre ex Hua in Bull. )是夹竹桃科下一个属,灌木或小乔木;有乳液。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羽状脉。腋生聚伞花序伞房状;总花梗极短;花萼裂片5枚,锐尖,基部内面有腺体;花白色,花冠高脚碟状,花冠裂片5枚,长圆形,向右覆盖,花冠筒圆柱状,在喉部略为宽大,花冠筒与裂片...
在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中,存在着一个药用价值显著的科,那就是倒缨木属。这个科的植物形态各异,包括攀援或直立的灌木,也有多年生草本或乔木,它们的特点是体内含有乳汁。叶片通常成对生长,边缘完整,花序为5基数,萼片呈双盖覆瓦状排列,内部常常有腺体。花冠为管状,裂片扭曲卷叠,雄蕊位于花冠管上...
倒缨木,以其药用价值受到关注。药名为DAOYINGMU,源于夹竹桃科植物倒缨木的全株。主要功效在于祛瘀止痛和接骨,对于跌打损伤和骨折这类外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性味归经为辛、苦,平和,主要作用于肝、肾经。在使用上,内服时,可将倒缨木煎汤,每次剂量通常为6至12克。此外,它也可用于外敷,为受...
分类名称: 倒缨木 展开更多 分类 目录 分类系统 分类 分类系统 恩格勒系统(-)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门 Angiospermae 纲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亚纲 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目 捩花目 Contortae 科 夹竹桃科 亚科 夹竹桃亚科 族 同心结族 属 倒缨木属 种 倒缨木 下级分类 ...
毛叶倒缨木(学名:Paravallaris yunnanensis)为夹竹桃科倒缨木属下的一个种。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达5米。枝条暗灰色,有瘤状凸起;小枝稍扁压状,褐色,无毛。叶纸质,长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1—24.5厘米,宽4—8厘米,顶端急尖成尾状,尾尖长达1.3厘米,基部宽楔形,叶面深绿色,无毛,叶背淡绿色,被短...
狗牙花为灌木,通常高3米;倒缨木为灌木或小乔木,高达6米。 狗牙花的花期为6-11月,果期在秋季;木花期为5-9月,果期11月至次年4月。 狗牙花喜欢高温湿润的环境,全国各地都可以栽培,适宜作花篱、花径和大型盆栽;倒缨木产于云南南部,生于海拔180-650米的山坡、疏林中,越南、老挝、柬埔寨也有,可用作药。0...
倒缨木的繁殖方法主要包括分株、扦插和无菌播种。其中,分株繁殖是最主要的方式。在开花后进行分株,将母株从盆中取出,一盆可分出2-3丛,每丛需保留3-4根老枝,这样有助于开花。根部要清洗干净,稍加阴干后,种植在透气排水性好的介质中,如蕨根、泥炭藓、松树皮和粗河沙,避免使用肥力过高或粘性...
倒缨木,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受到人们的关注。药名发音为DAOYINGMU,源自夹竹桃科植物倒缨木的全株部分。它主要的功效在于祛瘀止痛和接骨,特别适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和骨折这样的外伤情况。倒缨木的性味归经表现为辛、苦,性平,主要作用于肝、肾经。在中医临床实践中,一般采用煎汤的方式服用,每次剂量为6至...
毛叶倒缨木介绍 别名: 科、属:【夹竹桃科】,【倒缨木属】 拉丁名、英文名:Paravallaris yunnanensis Tsiang et P. T. Li 特征形态:小乔木,高达5米。枝条暗灰色,有瘤状凸起;小枝稍扁压状,褐色,无毛。叶纸质,长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1—24.5厘米,宽4—8厘米,顶端急尖成尾状,尾尖长达1.3厘米,基部宽楔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