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与生俱来的我执,这种我执是先天性的,不是后天学习来的,后天学习来的,叫做分别我执。体现了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和对人生的感悟,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做事情都不要太过于偏执,当然要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和选择。只要保持一个尺度和分寸,不要做的太过头,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
遍计我执,即了知、学修外道宗派后,生起一种名言中也不存在的异常我执[2]。”学习外道的有情不仅有俱生我执,而且也有遍计我执,正如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所形容的,他们“在俱生铁镣上,钉上各式各样遍计所执法的钉子”,自己把自己锁得更紧,永无解脱的机会。
“遍计我执”和“俱生我执” 索达吉堪布“定解宝灯论讲记”... 虽然常我已断除,俱生我执依蕴生,论说乃至有蕴执,一直存在我执也。 对常我可作两种解释:一种是外道所承认的常有自在我,是世界万物的作者,它周遍 一切而恒常存在;另一种,《入中论自释》中明显讲到,佛教内声闻十八部中有些人认为, 若“...
印度和藏地的高僧大德们共同承许:俱生我执就是不加任何宗派的分别,对自我与生俱来的一种执著。那么,对自己的五蕴和我所执著的话,称为俱生我执;执著“这是瓶子、这是经堂”等,凡是针对法方面的执著,就称为俱生法执。所谓的遍计我执,就是耽著自心强行假立的常有实法、神我等种种愚痴之...
俱生我执的对境是自己的身体、五蕴以及心识。对于遍计我执的对境,各种宗派说法都不尽相同,一般来讲,所谓常有自在的我或认为整个万事万物是我,这就是遍计我执的对境。因此,欲证人无我只需将五蕴的聚合证悟为空性就可以,没必要抉择常有自在的我、细微的我。此处,麦彭仁波切说常有自在的我虽已断除,但并不妨碍...
答:一切诸法相 自性自相空 名言无实义 著念我执中 诸法无自性 一切法无我 明了无生法 法法本无别 不住诸语言 亦无强分别 两边三际断 本无生与灭
索达吉堪布,定解宝灯论讲记,虽然常我已断除,俱生我执依蕴生,论说乃至有蕴执,一直存在我执也,对常我可作两种解释,一种是外道所承认的常有自在我,是世界万物的作者,它周遍一切而恒常存在,另一种,入中论自释中明显讲到,佛教内声闻十八部中有些人认为
101.问:如果执著、分别「何为遍计我执和俱生我执」,是否已经是遍计我执和俱生我 512024-05 3 100.问:怎样叫菩萨退失佛法? 342024-05 4 99.问:面对同一个老师所教的道理,为什么每个人会领悟不同呢?若每个人领悟不同可 392024-05 5 98.问:起烦恼本来也是自性在起作用,凡夫与佛如何不同?觉知烦恼的当下...
俱生我执之无明 即是无念散乱心 遍计我执之无明 是为自他二取执 俱生遍计二无明 一切众生迷乱基 【转发】@乙闲:2023年 觉醒 纪录片《觉醒心灵,认识自己》 中 L乙闲的微博视频
我对成佛一点兴趣都没有 只是感觉有点道理 而且有时像我这种不懂得的人读了之后明悟的更多更准~~我不懂你说的迷理无明 一念无明 我只知道(自己的理解不必当真)第六识是自己有自知之名 了解自己的欲望 既然了解了 就会去除第七识是感受到自己身边的动静 周围的动静都知道了 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