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个大规模修建长城的朝代是明朝,明朝建立之后,因为北元势力退到了漠北草原,所以为了防备北元残余势力的威胁,明朝从建立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然而长城并不只是简单的一堵城墙而已,长城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
程永茂介绍,从山下的村子里取水,经过两三级水泵把水输送到长城的工作面,有效解决了施工用水问题。“修缮用的材料车子运不上来,只能借助骡子驮到长城根下的临时存料点,再由工人背到施工现场。”记者在现场体验发现,一块长城砖有25斤左右的重量,正常人拿起一块走到两三百米外的施工现场都十分不易。施工过程...
1984年7月28日,在社会赞助活动发起半个多月后,长城修复项目的第一、二期工程开工。参与修长城工程的大工、小工以及物料背运工,都是从周围村庄招募的百姓。北京延庆八达岭镇离长城最近的岔道村,其生产队全员出动,青壮年争先恐后参与到长城修复中。当时,年仅12岁的刘建华刚小学毕业,从背城砖到做小工,他都积极...
用水难,材料运输难,施工难。”——骡子驮材料,不能踩踏长城,只能停在长城口(121敌楼),后来一段只能依靠人力搬运到各个施工点;选拔工匠也是一个难题,体力素质要求高,因此,大部分工匠来自河北承德山区,“要‘登山不发怵’,还 要能负重。”
清晨5时许,家住怀柔城区的程永茂已经起身,准备前往40公里外的箭扣长城。今年6月6日,北京怀柔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简称“箭扣五期”)开工以来,68岁的他担任修缮技术指导。修了20年长城的他,已然成了长城最忠诚的守护者之一。近年来,北京段长城多次修缮,其间不断探索新的长城保护模式,引入考古先行、数字...
考古先行确保细致呈现长城历史信息 箭扣段长城东起正北楼,西至九眼楼,全长7071米。自2016年起,连续开展了四期修缮工程,总长度4250米。此次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是接着箭扣三期工程向慕田峪景区方向修。西端起点则为怀柔长城122号敌台“正北楼”,是箭扣段长城的标志性敌台。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秉承考古...
修长城的人,从没带家人上过长城 北京怀柔区雁栖镇的西栅子村,站在山下往上望,慕名已久的箭扣长城“不知所踪”。作为北京市怀柔区文物管理所长城修缮技术顾问、箭扣长城五期修缮项目技术指导,程永茂朝最远的那个山头指了指:那儿,正北楼,第五期修缮项目的起点。顺着手指的方向,我们才看见,11米多高的敌楼...
今年67岁程永茂是北京怀柔人,从事长城修缮工作已有18年。程永茂说他自幼听爷爷讲长城故事,其中蔡凯将军修长城的故事对他影响深远。相传明朝万历年间,皇上派蔡凯将军主持修缮黄花城段长城。由于工期已到,修缮工作尚未完工,蔡凯将军又遭奸臣诬告,最后被斩首。第二年,皇上派人巡视考察,发现这段长城修得非常坚固,并...
在今河北、山西交界一带修长城,全长500多里;魏西防秦国、南防楚国修建河西和河南长城,全场约600里;郑国为防秦国,也修筑长城,后来为韩国使用;燕国为防齐、赵,沿易水北岸修建的易水长城,长500多里; 赵国为防秦和魏,在今临漳、磁县一带修筑漳滏长城,全长400里;秦国为防魏国修建的“堑洛”和“上郡塞”长城。
三、西汉时期:新建长城 在西汉时期,汉武帝修复了秦始皇时期的长城,并在河西走廊和外长城上进行了新建,以保护丝绸之路,抵御匈奴的侵袭。四、南北朝至元代:长城失去作用 西晋灭亡后,五胡乱华,秦汉长城逐渐失修,北朝为了防御北方民族的侵扰,只能修建新的长城。北魏、北齐等朝代所建的长城多为小段,主要用于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