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修德,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是一种对自然的顺从,是一种对宇宙的契合,是一种对道的归宿。修道修德,是一种智慧的境界,是一种美德的品格,是一种幸福的源泉,是一种超脱的境界。修道修德,是一种永恒的追求,是一种无穷的乐趣,是一种无上的功德,是一种无量的福报。
中华道家这种广义的道德观,就是以修德为重,提倡道德并行,以德合道。可见中华道家修炼学,不是一门消极的避世学术。从立身行世的角度而言,提倡修德,使人与人之间保持融洽、和睦、真诚、互助的文明关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建立和政治环境的安定,对于社会道德文明建设是一种有益补充。中华道家修德,进一步还要求推诚...
修道之人,德行为先。无德之修,终难成道。德行深厚,方能悟道。道家经典与先辈教诲皆言:“无德不养道。”故修道之前,德行修炼至关重要。德行缺失,即便修炼,亦难窥大道之门。有德无道,虽贤良,终将成就大道。德行与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修行人应明此理,德行修炼,始于内心,终于行动。德行深厚,道自随之。无德...
修行人若能心怀天下,为国为民,德行自然增长,得道自然更快。德行是修道的基础,无德不养道。一个没有德行的人,无论怎么修炼,都难以获得真正的成就。前辈们也曾说过:“无德不养道”,这不仅是道家修行的原则,也是所有修行者的共同准则。修德的过程,就是修炼自己的心性,让自己变得更加善良、慈悲和智慧。只有德行深厚...
修道修德第一法:五感文的深厚启示 修道之首,在于修德。五感文,作为深入人心的经典之作,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通过感受其蕴含的深邃哲理,我们能够领悟到道德的力量,从而在修道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前行。《洞玄灵宝五感文》节选 五感之文,乃先祖师陆修静为感念世上诸父母之不易与祖师传道之艰辛而作。此经...
【体悟】:正己是修德的开始,儒家也有“诚意正心”之说。这里《庄子》提到了修德的几个注意事项:①德是不凸显、不外露的,正如大地日夜承载万物,可从未言说过自己半点功劳,甚至从未有过这样的心;所以中国人也常说要“积阴德”、“上德不德”。②不要为了名声而去修德修善,正如佛家说“应无所住而行布施”。③谦...
德含天地,修道就是修德 什么能包含天地呢?只有无限虚无太空。所以说:“德含天地”的意思就是:德如无限虚无太空。虚空就是德的定义。能悟虚空之德就是见性。所以。佛家修性也叫遁入空门。空无就是无极。 《道德经》说:“无为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有无相制,难易相乘”。道为容器之体,中空之德为器之用,...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修德是必修课。没有德行的人,想要得到先天大道,那是不可能的。道家典籍和前辈们也说过:“无德不养道。”所以,在修道之前,一定要先修德。《道德经》里有一句名言:“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意思是说,心怀天下的修行人,才是圣人。你为国为民付出得越多,你的德行也就...
才是玄德。玄德,可以理解为宇宙有无轮回中最上之德。这章解释的玄德,就是生而不有,长而不宰,为而不恃。这个就是无为,就是上德。修道,也要修德。 送TA礼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1-19 23:18回复 长阳山人 知名人士 10 这就是修炼的理论基础。首先,你得相信“一”存在。看不见,听不到,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