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指在个人修养上做到真诚无欺,那么他的德行就是真实的。这是修身的基础,强调个人品德的重要性。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指在家庭中实践道德修养,使家庭和睦、幸福,那么他的德行就会有余力影响到周围的人。这里的“余”可以理解为“溢出”、“扩展”,即个人的德行不仅限于自身,还能惠及...
这个道理扩充下来,就是“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这几句的“真”、“余”、“长”、“丰”、“普”,字虽不同,道理都是一样,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乃至平天下。由扩充个人的道德修养,影响到家庭乡里以及社会,更提升社会道...
经文“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是悟道的秘诀,能够让生命焕然一新,所以《大学》说“新民”,还你一个脱胎换骨的生命。实证了修道之真,修之于家则其德乃余(绰绰有余),修之于乡则其德乃长(生生不息),修之于邦则其德乃丰(越长越大,丰沛如天雨),修之于天下则其德乃普(长大直至遍虚空法界)。 真、余、长、丰...
原文: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译文:善于陈述论述的人大多数会被提拔。善于扶持辅佐的人大多数会免于...
“修之于家朝廷知”出自宋代方回的《送邓善之提调写金经》。“修之于家朝廷知”全诗 《送邓善之提调写金经》宋代 方回 二三十载乡闾师,黄纸初除专讲帷。溧阳虽小亦新郡,学廪粗足晨昏炊。曰事未然缺次远,槐宫尚需蝉再嘶。士食天禄行或使,暗中自有神扶持。我昔识君初未髭,犀角双盈方颡...
德dé经jīnɡ·第dì五wǔ十shí四sì章zhānɡ善shàn建jiàn者zhě不bù拔bá,善shàn抱bào者zhě不bù脱tuō,子zǐ孙sūn以yǐ祭jì祀sì不bú辍chuò。修xiū之zhī于yú身shēn,其qí德dé乃nǎi真zhēn;修xiū之zh...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德行,以德而行,以行显德。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 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 乃普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你知道吗 答案 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身,他的德性就会是真实纯正的;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家,他的德性就会是丰盈有余的;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乡,他的德性就会受到尊崇;把这个道理...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道德经 · 第五十四章》老子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这个道理发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