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届信阳茶文化节以“美好生活·青春信阳”为主题,通过深入挖掘茶文化、深入链接茶产业、深入体验茶生活,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强省、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擦亮“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为全国茶友尤其是青年人带来...
信阳茶文化研究会正式宣告成立,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宣传国优名茶的需要,是繁荣信阳经济,加快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的需要;是弘扬民族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要加强学会活动,服务全区经济建设,要围绕信阳的经济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研讨活动;要以茶文化研究为阵地,广泛开展以信阳毛尖为代表...
在信阳毛尖茶的核心产区——浉河港镇郝家冲村、龙潭村、黑龙潭等2万亩茶园实现网络覆盖、环境监测、视频监控、产品溯源、数据分析等,示范推广带动传统茶区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信阳茶文化博物馆,是一个可通过电子沙盘、茶工艺流程图、茶文化宣传(培训)片等形式,将茶文化和现代...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其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
此外,2014年,“信阳毛尖传统采制技艺”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进一步提升了其文化价值。信阳茶文化的影响 茶文化节与城市品牌提升 自1992年5月首届中国信阳茶叶节举办以来,茶与茶文化已深深烙印在信阳这座城市的灵魂之中。中国信阳茶叶节自1992年举办以来,推动了茶文化在城市中的影响力。如今,信阳市...
信阳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下是对信阳茶文化的详细介绍: 一、历史渊源 信阳种茶始于东周,名于唐,兴于宋,盛于清,发展于当代,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评价道:“淮南,以光州(今信阳)上。”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曾惊叹:“淮南茶,信阳第一。”这些历史记载充分证明了信阳茶文化的悠久...
信阳毛尖主产区位于大别山山脉,是中国驰名的十大名茶之一,以外形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形美、香高、味长而久负盛名。信阳产茶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茶园主要分布在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连云山、云雾山、震雷山、何家寨、鸡公山、灵山寺等群山峡谷之间。这里地势高峻,一般高达四百米至八百米以上,...
信阳毛尖的主产地在五云(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山(震雷山)、一寨(河家寨)、一寺(灵山寺)。这里的茶树大多生长在500到800米以上的山中,云海和溪流滋润着茶芽,为信阳毛尖的成长提供了极好的条件。信阳的茶文化不仅仅是煎茶和茶道,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现如今的信阳百姓,有...
信阳毛尖,这一历史悠久的名茶,始于周朝,名扬于唐朝,兴盛于宋朝,盛行于清朝,至今仍在全球广受赞誉。信阳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300多年前的大别长淮地区,是中华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陆羽在《茶经》中写道:“淮南茶,以光州上”,这无疑是对信阳茶的极高赞誉。历代文人墨客品尝信阳茶后,无不对其赞不绝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