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区别 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区别: 信用减值损失一般用于应收账款、金融资产的减值,该类减值可以转回。 资产减值损失一般用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减值,该类减值不可以转回。 应收款项减值有两种核算方法,即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收款项的减值的核算只能采用备抵法,...
信用减值损失是指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造成的损失,而资产减值损失则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造成的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对应的科目是坏账准备,而资产减值损失对应的科目则是各种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的范围包括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而资产减值损失也包括了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经过对资产的测试,判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所确认的相应损失。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发现自己的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等)可能不值账面上记录的那么多钱了,这个减少的价值部分就是资产减值损失 2. 核算范围 (1)存货跌价损失:企业的...
信用减值损失基于金融工具准则,强调预期信用风险;资产减值损失基于资产减值准则,侧重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客观评估。 风险性质差异 信用减值风险来源于交易对手方的违约可能性(如债务人破产),属于外部信用风险;资产减值风险多由资产自身效能下降或市场环境恶化导致(如设备技术落后),...
两个都是属于资产的减值科目,信用减值损失对应的是应收款项的减值,其他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减值用的是资产减值损失。借方表示发生减值计提的减值,使得相应资产账面价值减少,贷方表示转销的减值。 2020 02/22 19:31 3条追问解答 查看全部 有帮助 39 46 11006结果...
信用减值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的区别 在财务会计中,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虽然都涉及到资产价值的减少,但其性质和处理方式存在显著差异。 信用减值损失主要与金融资产相关,尤其是那些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如应收账款、贷款等。当这些金融资产的预期信用损失超过其账面价值时,企业需要计提信...
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都是属于损益类科目,影响利润,只是对应科目不同。 信用减值损失是指因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其对应科目是坏账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
在老会计准则中,是没有“信用减值损失”这个科目的,只要是实际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价值,对应的损益类科目就计入“资产减值损失”。新会计准则引入“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是为了更好的区分不同性质的资产产生的损失。信用减值损失主要是计量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预计无法完全收回而计提的预计损失。而应收账款、其他...
十三、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这个科目,是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实施之后才有的新科目。 要说新也不算全新,在没有单独成会计报表科目之前,其在利润表里的“资产减值损失”科目里以“坏账损失”的名义出现。 比如,看2017年和2023年报表附注的对比图: ...
1.信用减值损失是指可能发生的信用风险下,衡量和报告金融资产价值将低于其原始成本的会计准备金金额,而资产减值损失指的是在资产售出价格低于其原始成本或价值量的情况下,发生的失去。 2.信用减值损失是一种预期损失,因为预期debtor将无法支付债务的时候,公司会根据它认定的检查点来计算其信誉减值损失。而资产减值损失是...